易烊千玺新作《小小的我》定档12.31,东京电影节口碑爆棚!
易烊千玺新作《小小的我》定档12.31,东京电影节口碑爆棚!
2024年11月,由杨荔钠执导、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电影《小小的我》在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斩获观众选择奖,这部聚焦脑瘫患者生活的影片,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赢得了国际观众的认可。
影片讲述了一个患有脑瘫的年轻人刘春和(易烊千玺饰)如何冲破身心的枷锁,为外婆圆梦舞台,并寻求自己人生坐标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挑战,还要克服社会对他的偏见和误解。
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易烊千玺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查阅了大量关于脑性瘫痪患者的影像资料和书籍,对着镜子调整步态、手势、抖动幅度等肢体特征。开机前,他还设定了一个封闭的准备期,全身心地寻找人物状态。这种严谨的态度和对细节的把控,让刘春和这个角色栩栩如生,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影片的成功不仅在于演员的精湛演技,更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编剧游晓颖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她母亲所在合唱团中一位阿姨和她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孙子。这个故事她听了将近十年,每次回去都会听到他们的进展。这种长期的观察和积累,让影片能够真实地展现特殊群体的生活状态,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同情或刻板印象。
《小小的我》最值得称赞的是它的“平视”视角。影片没有刻意渲染苦难,也没有过度煽情,而是以一种平和而尊重的态度,展现了刘春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他有梦想,有追求,有情感,也有困惑。他渴望独立,渴望被认可,渴望获得尊严。这些诉求与我们每个人并无二致,影片正是通过这种平视的视角,打破了对特殊群体的刻板印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鲜活而完整的生命。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我在人群中跟各种各样的目光撞上过,有怜悯我的,有恐惧我的,也有厌恶我的,唯独没有直视我的。把我当自己人。”这句台词道出了特殊群体的心声,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态度的反思。真正的平等不是居高临下的同情,而是把他们当作普通人,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易烊千玺通过这部电影,不仅展现了他的演技,更展现了他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他发起的“苔花公约”,以及后续的《别叫我脑瘫》短片,都在持续传递着影片的社会价值。正如他所说:“生命是一万次春和景明,欢迎每一个小小的我,去到属于你的更大世界。”
《小小的我》已经在中国内地收获了超过5亿元的票房,并被评为年度十佳华语电影。这部电影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艺术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它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真实态度,促使我们反思并努力消除那些阻碍他们融入社会、获得幸福的障碍。让我们期待更多像《小小的我》这样的作品,用艺术的力量推动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