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蛇年新春:从落寞到温馨,感受古人过年心境
古诗词里的蛇年新春:从落寞到温馨,感受古人过年心境
“蛇舞龙飞佳节临,吉祥如意爽精神。”随着农历新年的到来,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的蛇年。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些充满古典韵味的新年诗词,感受古人过年的氛围与心境。
苏轼的落寞:异乡守岁的孤独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守岁》中对新年的描绘。诗中,苏轼将即将逝去的岁月比作一条正在消失的蛇,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
这一年新春,苏轼一人在外,回想起故乡岁暮的淳朴风俗,心里无限感慨。屋外孩童的欢笑声贯穿了整个黑夜,而自己只能看着眼前的灯灭星起。漂泊的孤单、年华的老去都在提醒他:这是一个落寞的节日。但他转念一想:“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明年又不是不会来临,此刻想许多又有何用呢?只要尽力把眼下过好,未来自然不会差。
钱谦益的温馨:家庭团聚的喜悦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清代诗人钱谦益在《丁卯元日》中描绘了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诗中,诗人被儿子牵着衣角,开心地嬉闹。走进屋内侍奉母亲,欣慰地发现家中有鱼也有肉。于是他感叹道:“如此美好的光景,尘世所有的烦恼都远离了我啊。”
木村久一说:“家庭,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年轻时,我们都渴望波澜壮阔的人生。直到岁月历练了我们的心智,才渐渐懂得真正的幸福是静水流深。不需要什么豪华豪车,昂贵的奢侈品。只要家人在侧,笑语盈盈,这一世,便足矣。
王安石的期待:万象更新的希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的《元日》描绘了春节的热闹氛围。诗中,爆竹声、春风、屠苏酒等元素,展现了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春节自古就是团圆的节日。但在这一天,仍旧会有不少的游子漂泊在异乡,无法归家。正如此年的王湾,独自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他乡。家家户户都在言笑晏晏,只有他独自对着海上升起的太阳,思绪万千。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诉说了太多难言的惆怅。新春之际,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和诗人一样,未能赶赴家乡与亲人团聚。也许是因为工作的调度,也许是因为学业的繁重,也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也许是因为距离的遥远……总有一些原因,让你不得不独自过完这个新年。
但别忘了,就算不能归家,也一定要拿起手机,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听一听亲人的声音,拉一拉往日的家常。家人的宽慰,能够治愈我们所有低落的情绪,疗好一切孤单的伤口。
“最是一年春好处”,我们要做的,便是竭尽全力,再次出发。用脚踏实地的努力,换取仰望星空的诗意。只要心怀美好,日常琐碎生活,也会摇曳生姿。“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才能抵抗岁月辛苦,熬过千难万难。”有人说:过年,是一张
古诗词中的新年祝福
“愿新春已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这是宋代词人赵长卿在《探春令·早春》中的祝福。这句词不仅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些古诗词中的新年祝福,感受古人过年的氛围与心境。无论是在异乡漂泊,还是在家中团聚,都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新的一年里,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