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广东广西:政府如何应对洪灾?
福建广东广西:政府如何应对洪灾?
2024年,福建、广东、广西三省遭遇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据统计,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共造成3238.1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22人,直接经济损失931.6亿元。其中,洪涝灾害是主要灾种之一,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重复受灾,灾情较重。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灾,各级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积极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以广东为例,2024年4月,国家防总针对广东省的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水利部针对广东省汛情将洪水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珠江防总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广东省水利厅根据北江流域最新洪水发展形势,逐步将乐昌峡水利枢纽出库流量增加至2000立方米每秒;统筹调度北江流域15宗重要水工程和连江干流12座梯级航运枢纽,减轻英德市区防防洪压力。据统计,19日10时至21日15时,广东全省共产生山洪灾害预警411个,发送预警短信28625条。7个专家工作组30人协助各地市指导防御工作;提前预置水利专业抢险队伍46支约2000人,粤北及肇庆等重点地区8支队伍314人严阵以待;5座仓库1.1亿元物资随时可调用。
在政府积极应对的同时,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对于提高生存率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洪灾防护和自救建议:
自制简易防洪堤
当洪水来临时,低洼地区、地下室入口、车库等区域容易受到水流冲击。防汛沙袋可以在最短时间完成临时防水工事,是紧急灾害、淹水、车库挡水等紧急临时工事及水灾预防必备品。提前学会它的搬运及堆叠方法,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派上用场。
洪灾后防疫措施
洪灾过后,由于饮水饮食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病媒生物孳生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各种传染病疫情。以下是几类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肠道传染病:不饮用生水,需饮用白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桶)装水;不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食物要彻底煮熟;饭前便后洗手,注意手卫生。
自然疫源性疾病:充分利用蚊帐、灭蚊药、灭鼠药等进行防蚊灭鼠;做好人畜隔离,改善环境卫生,降低蚊密度、鼠密度。
皮肤病:尽量减少接触污水,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洪水浸泡过的衣物要清洗干净晒干再穿;下水劳动时,应每隔1-2小时出水休息一次。
呼吸道传染病:加强手卫生,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要注意早期隔离治疗病人、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生活恢复建议
洪水退后,应及时做好以下工作:
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对所淹房屋设备等要清除污泥,室内地面、墙壁、家具等也要擦洗和严格消毒。
饮食饮水卫生:不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所有食物均应煮熟煮透;不喝生水,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
个人卫生:注意手卫生,准备食物、哺乳前、饭前、便后、接触动物或动物尸体后、接触垃圾后、处理伤口前后等情况下,均需要洗手。
健康监测:如果出现腹泻、呕吐、发烧或腹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面对自然灾害,政府的应急响应和救援行动至关重要,但个人的自救互救能力同样不可或缺。通过掌握必要的防护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在灾害来临时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