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中国侗年:体验最地道的侗族风情
黎平·中国侗年:体验最地道的侗族风情
2024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贵州省黎平县将迎来一场盛大的民族节日——中国侗年。这场持续五天的庆典活动,将通过龙狮秀、民族团结大巡游、侗年团圆宴、侗年晚会、寨门迎宾、村歌盛典、蹦侗迪、烟花秀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向世人展示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独具特色的侗年民俗
侗年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其中,芦笙迎宾是侗族人民迎接贵客的传统仪式。每当有重要宾客到来,侗族人民就会吹起悠扬的芦笙,跳起欢快的舞蹈,以示欢迎。芦笙是侗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其音色清脆悦耳,能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
鼓楼传歌则是侗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侗族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侗族人民集会、议事和娱乐的重要场所。在侗年期间,侗族人民会在鼓楼前举行盛大的歌会,演唱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自然和声演唱形式,被誉为“天籁之音”,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萨大典是侗年活动中最重要的仪式。萨岁是侗族人民信奉的始祖母神,每年侗年期间,侗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萨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萨仪式通常在萨岁山下举行,由德高望重的寨老主持,全体村民身着盛装,手持香烛,围绕萨岁雕像,唱起古老的祭萨歌,场面庄严肃穆。
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侗族文化与汉族文化有着显著的区别。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与壮族、泰族、寮族、傣族、掸族、布依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越族等民族的语言有亲缘关系。侗族的宗教信仰以多神教为主,崇拜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
侗族的建筑艺术也独具特色。侗族鼓楼、风雨桥和吊脚楼都是侗族建筑的代表。鼓楼是侗族村寨的标志性建筑,用于集会、议事和娱乐;风雨桥是侗族人民在溪流上建造的具有遮阳避雨功能的桥梁;吊脚楼是侗族人民依山而建的住宅,具有通风防潮的特点。
侗族的饮食文化也别具一格。侗族人民喜食酸辣,擅长制作腌鱼、腌肉等食品。侗族的长桌宴是侗族人民招待宾客的重要方式,宴席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如糯米饭、腌鱼、腌肉、油炸粑、甜藤粑等,体现了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侗年活动的深远影响
近年来,黎平县通过资源整合、线路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将侗年活动打造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民俗节庆活动。2024年,贵州先后到广州、巴黎、天津、江苏、香港等地开展多彩贵州文旅推介活动,大力推介旅游产品及优惠活动,特别是向国内外游客和旅游业界人士详细介绍贵州冬季旅游的新产品、新线路和“一多两减三免”等优惠政策,提高贵州冬季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侗年活动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2024年贵州冬季旅游综合收入达到新高峰,侗年活动功不可没。通过举办侗年活动,侗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了这个独特的民族。
黎平·中国侗年,是一场充满民族特色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侗族文化的机会。无论是精彩的民俗表演,还是丰富的文化内涵,都让人流连忘返。如果你有机会,不妨亲自来体验这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感受侗族人民的热情与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