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古至今,中国稻米的传奇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古至今,中国稻米的传奇故事

引用
新华网
13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20240524/5b25bef11ace4ed2a1110315a9eca993/c.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pc/content/202411/01/content_30033145.html
3.
https://guangdong.chinatax.gov.cn/gdsw/mtsd/2025-01/09/content_22450dfa500f4cdd884dfeb564b82b83.shtml
4.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6/380127.shtm
5.
https://www.sohu.com/a/831823390_120922448
6.
https://guangdong.chinatax.gov.cn/gdsw/jcdt/2024-12/18/content_43d8c05d3ed74aa4b223d58ce694d84a.s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A1DSBI0514R9KQ.html
8.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19399
9.
https://www.weihengag.com/home/article/detail/id/22845
10.
http://www.agri.cn/sc/scdt/202401/t20240130_8605220.htm
11.
http://zj.news.cn/20240612/fb04080a78fd4033be9cf9eb32c3afcb/c.html
12.
http://lw.news.cn/2024-06/12/c_1310777998.htm
13.
https://cms.iweeklyapp.com/index.php?/article/index/200095854

2024年5月,一项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的重大研究成果震惊了世界:中国科学家通过多学科联合攻关,揭示了长达10万年的水稻演化史,进一步确认了中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这一发现不仅改写了人类农业文明的历史,也让我们得以一窥中国稻米从古至今的传奇历程。

01

从野生到驯化:稻米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早在10万年前,野生水稻就在长江下游地区分布,为先民提供了食物来源。约2.4万年前,随着气候进入寒冷的盛冰期,人类开始探索新的食物来源,采集并利用野生稻。到了约1.3万年前,人类开始有意或无意地栽培野生水稻,而到了约1.1万年前,驯化水稻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东亚稻作农业的起源。

在古代中国,稻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从梯田到圩田,古人通过精耕细作和因地制宜的策略,不断优化稻米种植技术。《齐民要术》中记载了86个粟品种,其中专门针对旱、虫、风、雀、水等不同环境因素的品种就有48个,充分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适应能力。

02

从传统到现代:近现代的技术革新

进入近现代,中国稻米种植技术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特别是在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稻米产业开始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在广东韶关的罗坑镇,当地农企开创了“互联网+农业”的新模式。消费者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就能认养一块“专属”稻田,并通过24小时慢直播随时关注农田状况及水稻长势。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参与,也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至今累计销售额已超过130万元。

在“粤北粮仓”樟市镇,广东盛大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小田改大田”试点,将250块零散田整合成132块大田,实现了水稻种植的全程机械化。这种规模化、智能化的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注入了信心。

03

当代稻米产业:品种与规模

目前,中国稻米产业已经发展出多个优质品种。以台湾地区为例,台南11号、高雄147号等品种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成功出口日本等国。其中,台南11号自2004年命名以来,一直保持着全国最大栽培面积的地位,近18年来全国生产最多的稻米就是台南11号。

从全国范围来看,稻谷作为“中国第一大口粮作物”,2010年以来,种植面积整体在4.5亿亩左右小幅波动,产量则常年维持在2亿吨以上。2023年,中国稻谷种植面积为43423.65万亩(约合4.34亿亩),产量为20660.3万吨(约合2.07亿吨)。在消费规模上,中国以15500万吨(约合1.55亿吨)稳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比重约30.02%。

04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

尽管中国稻米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近年来,受适生环境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等综合因素影响,稻谷种植面积和产量出现波动。同时,随着农资价格、租赁机械作业费用、人工费用和土地租金的上涨,稻谷种植成本大幅增加,进一步压缩了种植利润。

从成本收益来看,近年来我国稻谷每亩总成本、总产值均呈现波动增加趋势,净利润却在波动下降。2022年,我国稻谷每亩总成本已增至1361.91元,每亩总产值为1339.24元,净利润呈现下降趋势。与美国相比,近三年来我国每亩稻谷“总产值”及“净利润”均低于美国。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稻米产业正谋求转型升级。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单产水平,优化品种结构;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也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古至今,中国稻米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在新时代,这颗古老的种子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