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莫慌张,科学应对是关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儿童发热莫慌张,科学应对是关键
引用
百度
等
12
来源
1.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6847442297882116953
2.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4/0909/c404214-40316145.html
3.
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241125/5758fb4c24fa4265a8d297fa6ebf1a64/c.html
4.
https://www.sohu.com/a/851729493_121956422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92472
6.
https://y.dxy.cn/v2/hospital/126/953957.html
7.
https://www.hshan.com/life/xy/2025-01-25/942742.html
8.
http://www.jnslyy.com/contents/44/48924.html
9.
https://bestpractice.bmj.com/topics/zh-cn/692
10.
http://www.rrrry.com/art_77836.htm
11.
https://www.hebtv.com/0/0rmhlm/sydw/hbgbdsb/xfq/11529957.shtml
12.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first-aid/first-aid-fever/basics/art-20056685
儿童发热是让许多家长焦虑不安的问题。据统计,发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有30%-40%的儿科就诊都与发热相关。然而,面对孩子发热,很多家长往往因为缺乏正确的知识而采取不当的处理方式,这不仅不能有效退热,还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儿童发热的相关问题,帮助您科学应对这一常见问题。
01
为什么儿童容易发热?
儿童的体温调节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加上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具体来说,以下因素可能导致儿童体温升高:
生理因素: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因此体温容易受外界温度影响。如果室内温度过高或穿衣过多,都可能导致体温偏高。
活动因素:儿童在进食热性食物、饮用温水、剧烈运动或哭闹后,体温可能会比正常温度高0.2-0.4℃。
疾病因素:如果体温持续升高,需要积极寻找发热原因。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免疫系统疾病等。
02
家长常见的误区
面对孩子发热,很多家长会采取一些传统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往往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 误区一:滥用抗生素
- 错误做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发热就该吃抗生素。
- 正确观点:儿童发热的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如果是病毒、支原体感染或非感染引起的发热,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只有在明确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抗生素。而且抗生素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误区二:酒精擦浴
- 错误做法:用酒精擦拭身体来退烧。
- 正确观点:酒精可通过皮肤吸收,挥发时还可能通过肺泡膜吸收,容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中毒,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因此,不建议使用酒精擦浴的方法给儿童退烧。
- 误区三:“捂汗”退热
- 错误做法:给孩子穿厚衣服或盖厚被子,试图“捂出汗”退烧。
- 正确观点:这样做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孩子体温上升,甚至引起“捂热综合征”,增加脱水风险。儿童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主要依靠皮肤散热,不能使用成人“捂汗”的方式退热。
- 误区四:过度依赖输液
- 错误做法:一发热就要求输液。
- 正确观点:高热时输液不一定使疾病好得更快。多数情况下,发热患儿不需要输液治疗,是否进行输液治疗,取决于病情及诊断,与体温高低无直接关系,应遵医嘱进行。
03
科学应对方法
当孩子发热时,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呢?以下是一些科学实用的建议:
- 合理使用退热药物
- 适用年龄:2月龄以上儿童可使用退热药物。
- 常用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目前儿童使用较为安全的药物。
- 使用时机:当儿童体温≥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如果发热已造成儿童不适如导致精神不振、表情痛苦、身体酸痛等,即使腋温不到38.2℃也可使用退热药。
- 注意事项:
- 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和交替使用。
- 避免与含有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合用,以免重复用药。
- 2月龄以下婴儿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
- 物理降温
- 温水擦浴:用30℃左右的温水擦拭孩子的身体,尤其是额头、腋下和腹股沟部位,有助于加快降低体温。但要注意,如果孩子表现出不乐意,那就不要勉强。
- 保持环境凉爽:开空调降低室温,在20℃~24℃左右,或适度通风,帮助孩子散热。
- 补充水分:发热时孩子容易脱水,要确保让孩子多喝水、母乳、奶或口服补液盐(50%苹果汁、椰子水),以保持体内水分平衡,也有助于退热。
- 观察病情变化
- 体温监测:持续监测孩子的体温变化。
- 精神状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食欲、活动力等。
- 其他症状:留意是否有咳嗽、呕吐、腹泻、皮疹等伴随症状。
04
何时需要就医?
虽然大多数儿童发热都是由自限性疾病引起的,但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需要及时就医。
- 持续高热:体温≥39℃且持续不退。
- 发热时间过长:发热持续超过3天。
- 精神状态异常:出现嗜睡、烦躁、反应迟钝等症状。
- 呼吸急促:不同年龄段呼吸频率标准不同,需密切关注。
- 皮肤异常:出现苍白、花纹、苍灰、瘀斑和发绀等。
- 其他严重症状:如反复呕吐、严重腹泻、抽搐等。
儿童发热虽然常见,但科学应对至关重要。家长需要摒弃传统误区,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同时,保持冷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这样既能有效缓解孩子的不适,又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热门推荐
天安门广场打卡指南:故宫、国博、大会堂一站搞定!
天安门广场:从宫廷禁地到人民广场的历史变迁
国庆天安门最佳摄影点揭秘
AI算力之硅光芯片行业专题报告:未来之光,趋势已现
硅光子重大突破:我国首次实现硅基芯片内部激光光源点亮
“铲屎官”出门放飞,宠物托管生意火了
日常生活,小心甲醛危害
饮食对缓解疲劳有何帮助?
为什么有人每天活力满满,而你一动就累?
海伦、查干湖、数字人"小五"加盟吉林春晚,科技与传统碰撞出别样年味
雨花石:横梁街道的文化瑰宝
回民街美食探秘:西安必打卡的味蕾盛宴
西安美食地图:大皮院&永兴坊
南京雨花石:地质奇迹背后的秘密
《红楼梦》里的雨花石收藏秘籍
雨花石:穿越千年的文化瑰宝
泼彩雨花石画:传统与创新的完美融合
「碳水化合物」是什麼?營養師教你搞懂好、壞碳水化合物減肥怎麼吃
三分练七分食,健身初期如何让效果翻倍?
双十一后,钱包horribly瘦了一圈怎么办?
"Horribly":那些糟糕透顶的时刻
如何用“horribly”让你的英语表达更地道?
春节添新碗:一个延续千年的美好祝福
打卡广汉连山镇,体验正宗“九大碗”
可园中学: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创新语文教学特色
东莞市可园中学“跻峰计划”:师资培训创新模式与显著成果
可园中学教育集团:创新师资共享模式,打造教育发展新引擎
红烧肉的“革命”:传统美食的现代转型
马尔代夫真的适合带婴儿去家庭亲子旅游吗?过程中有哪些环节需要注意?
适量食用有益健康,过量则易致胖:狗狗食用菠萝蜜全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