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温州话:从军事密码到濒危方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温州话:从军事密码到濒危方言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DVJPNE0552NSGV.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4A087AS00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7/31/content_26082898.htm
4.
http://news.china.com.cn/2025-01/17/content_117670023.s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05A06QT700
6.
https://www.shanghai.gov.cn/nw4411/20241008/0ca8258a6bf44747b3c74c9ef48588cd.html
7.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5343/20250115/bc7afe04dfba472883135b8ccf153780.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8%A9%E5%B7%9E%E5%B8%82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硝烟四起,一场关乎国家尊严的自卫反击战就此拉开序幕。在这场战役中,一种看似平常的方言成为了我军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温州话。这种在平常生活中听起来略显拗口的方言,因其独特的语音特点和难以被敌方破译的优势,被选为密码传递的语言,有效保障了通信安全,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01

温州话:语言学界的"活化石"

温州话,又称瓯语,是吴语的一种方言,主要流行于浙江省温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作为汉藏语系汉语语族吴语瓯江片的代表,温州话在发音、词汇和语法上与普通话差异显著,甚至与其他吴语分支难以互通。

温州话的声母多达35个(含零声母及特殊音),韵母30个(不含n、m结尾),声调8个,并且两字组变调复杂多样。其语音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清浊对立特征,以及入声韵尾如-p、-t、-k等,在普通话中已消失的元素。

温州话词汇中保留大量古汉语成分,例如"箸"指筷子、"汤"表示热水,这种现象使其成为研究古代汉语的重要资源。语法方面,动词系统尤为复杂,包含丰富的词缀变化和重叠形式,用于表达动作的持续性或轻微尝试等含义。此外,疑问句常通过语调变化或特定词汇来构建,而非使用"吗"或"呢"。名词通常位于定语之前,动词则置于副词之后,这些都体现了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古老语法特征。

02

从"地方话"到"军事密码"

温州话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语言学研究上,更在军事应用中展现了其独特价值。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温州话因其难以破译的特性被用作密码传递语言。当时越军有很多特工,我军用过普通话、广东话,都被敌军破译了。在1985年1月15日的中越边界遭遇战前的部署会上,首长要求连队用温州话通讯,之后,所有排长级干部身边的通讯员全部换成了温州人,最终,惊心动魄的"115"战役取得大捷。战后的总结会上,首长还表扬了温州话方言作战的保密性很强。

曾亲身参与这场战争的陆军一师三团某机枪连班长胡建光回忆,当时,上百位温州人奔赴前线,"一、三团特务连班长金温平就是温州人,副班长滕益平也来自温州,他们多数身居要职,平时都用温州话发号施令,确保了信息的保密性。"他至今记得,在1985年2月11日攻战老山140高地中,协同作战时步讲机联系用温州话。"上级通讯员用温州话向我们发号施令,从战前的布置,战时的指令,到我们汇报作战动态、伤亡情况,用的全是温州话。"遗憾的是,在这场战斗中,有两位永嘉籍战友不幸牺牲。

另一个老兵虞尚义也印证了这个事实。他曾是陆军一师三团的班长,提到当时他们在攻打968高地时,上级的通信全是温州人发出的指令,"这对外地人来说简直难以理解,但对我们本地人来说,却常常传递出一种亲切的安全感。"

03

温州话的传承困境

然而,这样一种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方言,如今却面临着传承困境。根据调查数据,温州地区青少年儿童掌握和使用方言的比例快速下降,代际传承出现明显的断裂。例如,温州7.3%的6-20岁人群能熟练使用方言,这一比例远低于全国其他城市。在闽东宁德话的调查中,2018级较为精通宁德话的学生占比8%,2019级更是降至4.9%。青岛话的使用情况同样堪忧,35岁及以下的使用人数加起来不到11%,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率只有0.7%。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方言在日常交流中的使用频率大幅降低。年轻一代在学校接受教育时主要使用普通话,回到家中与父母交流时也倾向于使用普通话,导致方言使用机会大大减少。此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使得方言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带来了语言的融合与同化,进一步削弱了方言的使用基础。

04

保护方言,刻不容缓

面对温州话传承困境,语言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维护语言权利,完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保护方言的使用和传承,确保方言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合法地位。

  2. 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媒体和网络平台宣传方言的价值和意义,提高公众对方言保护的意识。

  3. 坚持从小抓起,营造良好语言环境。在学校教育中加入方言课程,鼓励家庭使用方言交流,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4. 融合非遗保护,多方齐抓共管。将方言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通过文化活动、艺术表演等形式传承方言文化。

温州话不仅是温州地区的重要方言,更是承载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语言遗产。它见证了中国语言文化的演变历程,承载着温州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一珍贵的语言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