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假面骑士:特摄文化的经典传承与创新
平成假面骑士:特摄文化的经典传承与创新
《假面骑士系列》作为日本特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9年以来一直引领着特摄剧的发展。其巧妙的角色概念和设计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成为日本长寿内容之一。每年推出的全新作品不仅在剧情上不断创新,在造型设计上也不断顺应市场需求进行流行化变革,使得该系列始终保持高话题度和辨识度。通过分析平成假面骑士的成功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日本特摄文化的独特魅力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特摄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特摄文化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日本戏剧,尤其是歌舞伎和文乐。歌舞伎以其动作和打斗场景为特点,而文乐则使用了一些最早的特殊效果,尤其是木偶戏。日本电影先驱牧野省三被认为是特摄技术的奠基人,他执导了几部以尾上松之助为主演的时代剧电影,其中包括特效场景。牧野的特效工作启发了电影制片人江田贞一采用这种技术在自己的电影中,特别是《西游记》(1917年)和《大佛降临》(1934年)。
“特摄”这个词本身为了更清晰地解释“特效”而从大约1958年开始在日本媒体上使用的。[5]并且在第一次怪兽热潮(怪獣ブーム,Monster Boom)时完全确立了。[1]在此之前,也使用了称为"特殊技术(特技)"的名称。
虽然庵野秀明将特摄导演圆谷英二评价为特摄事实上的祖先。[6][7],但在圆谷将作品以前特技摄影等已经存在,如圆谷的老师枝正义郎(日语:枝正義郎)在战前时期制作了使用合成和微缩的摄影手法的作品,如:1917年《西游记》、1934年《大佛回国·中京篇》等。后圆谷在受前面提到的海外特摄电影《金刚》之类的影响下,研究了特摄怪兽电影等,在1950年代以后,特摄电影作为日本独有的影像技术发展起来,用尺贯法制作的微缩模型被使用,对影像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很多影响[1]。
特效艺术家(The special-effects artist)圆谷英二和本多猪四郎作为1954年的《哥斯拉》电影背后的驱动力。其中圆谷受美国类型电影(尤其是前面提到的《金刚》)主要内容的技术影响,比如所谓的动物装(英语:Creature suit)——使用一个穿着异服的人来扮演一个巨大的怪物——结合了微型模型和缩小的城市场景的使用。电影《哥斯拉》也影响了日本科幻、奇幻和电影的格局,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日本视角,而这种类型的电影通常由美国电影主导。[8]《哥斯拉》开创了日本怪兽题材电影的先河,加上奥特曼出现后推波助澜,在1966年形成了“第一次怪兽热潮”。几十年来,怪兽题材电影一直广受欢迎,而《哥斯拉》《加美拉》和《王者基多拉》等电影角色引领了这一市场。[9]
不过在1957年时,因为受到美国连续电影《超人》(Superman serial) 的影响,新东宝(日语:新東宝)制作了第一部以超级英雄为主角的系列电影:《超级巨人》(スーパージャイアンツ‘钢铁の巨人’, Super Giant)。Super Giant与日本动画《铁臂阿童木》的成功,逐渐造成了儿童喜好的转移,到了1971年随着假面骑士诞生,迎来了第二次怪兽热潮(又称为“变身热潮”,変身ブーム)。主角不再是巨大外星人和怪兽,而是带着面具的等身大英雄与怪人,他们对特摄世界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8年2月24日川内康范也跟随特摄的成功推出了都是由年轻的千叶真一主演的《月光假面》《七色假面》之类的等身英雄电视连续剧,《七色假面》是以剧场公开为前提,35毫米胶片拍摄的,拍摄费用是一个500万日元,作为当时的电视节目,这是以破格的金额所制作的。[10]这也是众多电视剧中第一部超级英雄电视剧,也是最受欢迎的特摄类型之一。[11]在《新 七色假面》中,千叶真一从波岛进(日语:波島進)手中接过了主人公的角色,他展示了在器材体操中培养出来的动作,他的演技对后来制作的以变身英雄为题材的特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0][12]
1965年则创立了主要负责东映作品特摄部分的株式会社“特摄研究所(日语:特撮研究所)”,1966年播出了以“空想特摄系列”为名的圆谷制作的《奥特曼》[1]
平成假面骑士的创新与变革
平成假面骑士系列始于2000年的《假面骑士空我》,标志着假面骑士系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与昭和时期的假面骑士相比,平成假面骑士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变革。
剧情深度的提升:平成假面骑士系列在剧情上更加成人向,融入了暗黑风、悲剧英雄等元素,通过悬疑谜团和多线紧扣的连续剧情,成功吸纳了成年观众。例如,《假面骑士空我》探讨了人性与命运的主题,《假面骑士龙骑》则通过骑士之间的战斗展现了生存游戏的残酷。
角色设定的多元化:平成假面骑士打破了昭和时期只有改造人才能变身的限制,引入了继承超远古力量或获得特定资格才能使用腰带的设定。同时,女性骑士的角色也得到了加强,虽然这一设定直到令和年代才真正大放异彩。
变身系统的革新:从《假面骑士空我》开始,变身腰带改为外挂装置,造型也从生物感转向金属科技风格。变身口号也从简单的“变身”变为更具特色的个人宣言。
主题的多样化:平成假面骑士系列在主题上不断创新,如《假面骑士剑》以扑克牌为主题,《假面骑士555》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假面骑士响鬼》则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元素。
平成假面骑士对特摄文化的影响
平成假面骑士系列不仅继承了特摄文化的传统,更在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技术革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平成假面骑士在特摄技术上有了显著提升,CGI特效与传统特摄技术的结合,使得视觉效果更加震撼。
全球化影响:平成假面骑士系列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也十分亮眼。万代在日本及其他亚洲地区拥有《假面骑士》的玩具权,而万代南梦宫的子公司Bandai Collectables则在北美分销《假面骑士》商品。这表明该系列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文化传承与创新:平成假面骑士在继承特摄文化传统的同时,也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元素。例如,《假面骑士Build》中加入了科学实验元素,《假面骑士Zero-One》则探讨了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
商业模式的创新:平成假面骑士系列在商业模式上也进行了创新。通过与玩具、游戏、漫画等周边产品的联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这种跨媒体经营策略不仅提高了品牌价值,也为特摄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平成假面骑士系列的成功证明了特摄文化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不断创新和变革,假面骑士系列不仅在日本国内保持了高人气,在全球范围内也赢得了大量粉丝。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意的不断涌现,我们有理由相信,特摄文化将在未来继续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