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抑郁症数据:全球2.8亿人患病,呼吁加强认知与防治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抑郁症数据:全球2.8亿人患病,呼吁加强认知与防治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成年人发病率高达5%,其中女性患病率约为男性的1.5倍。预计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或乐趣,以及对活动缺乏参与感。这种疾病不同于正常的情绪波动,其症状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持续,至少持续两周。抑郁症可导致自杀,每年有70多万人因此丧生,其中15-29岁人群尤为突出,自杀是该年龄段的第四大死因。
抑郁症的症状多样,除了核心的情绪低落外,还可能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内疚或自我价值感低下、对未来感到绝望、有死亡或自杀的想法、睡眠紊乱、食欲或体重变化、感觉非常疲倦或精力不足等。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抑郁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同类型包括单次发作、复发性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等。
抑郁症的成因复杂,是社会、心理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历过不良事件(如失业、丧亲、创伤)的人更容易患病。值得注意的是,抑郁症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而抑郁症也会加重这些疾病的发展。
值得庆幸的是,抑郁症已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心理治疗是首选方案,包括行为激活、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和解决问题疗法等。中度和重度抑郁症可辅以抗抑郁药物治疗,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于青少年,应谨慎使用药物,优先考虑心理干预。
自我保健在管理抑郁症症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定期锻炼,避免酒精和毒品,与信任的人交流感受,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出现自杀念头,应立即联系紧急服务或危机热线。
世界卫生组织通过《2013-2030年精神卫生行动计划》和精神卫生差距行动规划(mhGAP),致力于提高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治疗可及性。然而,目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超过75%的患者仍无法获得有效治疗,主要障碍包括资金不足、专业人员短缺和社会歧视等。
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我们需要:
- 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知,消除误解和歧视
- 加大精神卫生领域的投资,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 推广社区预防规划,特别是在学校和老年人群体中
- 优化医疗体系,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抑郁症不是个人的失败,而是一种需要被认真对待的疾病。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有望减轻抑郁症带来的负担,帮助患者重获健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