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吉怀高铁串起“湘西最美”,打卡张家界土家摆手舞和桑植民歌
张吉怀高铁串起“湘西最美”,打卡张家界土家摆手舞和桑植民歌
2024年6月15日,随着张家界西至香港西九龙高铁专线的正式开通,这座被誉为“湘西最美高铁”的张吉怀高铁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条贯穿湖南西部的高铁线路,不仅大大缩短了张家界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时空距离,更为游客体验张家界独特的土家文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说到张家界,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那里的奇峰异石和秀美山水。然而,这座被誉为“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旅游胜地,不仅有令人惊叹的自然美景,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土家摆手舞和桑植民歌,就是两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土家摆手舞,土家语称为“舍巴”,是土家族最古老的祭祀舞蹈,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舞蹈集歌、舞、乐、剧于一体,生动展现了土家人生产、生活和战斗的场景。摆手舞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大摆手祭祀族群众始祖,场面宏大,舞者逾千,观者过万;小摆手则主要祭祀本姓祖先,规模相对较小。
在张家界,想要欣赏一场原汁原味的土家摆手舞表演,七十二奇楼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选择。这座位于张家界武陵山大道旁的建筑,以109.9米的高度被基尼斯认定为“世界最高吊脚楼形态建筑”。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就会变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在景区的篝火广场,一场场土家摆手舞与现代蹦迪的奇妙融合,让游客们既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又能体验到现代娱乐的活力。
如果说土家摆手舞展现了土家族人民的豪迈与激情,那么桑植民歌则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与情感。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这个多民族聚居的县份,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歌文化。据统计,桑植民歌现存曲目多达5000余首,内容涵盖了劳动、爱情、历史、革命等多个方面。
在桑植,最著名的民歌莫过于《马桑树儿搭灯台》。这首诞生于革命年代的民歌,讲述了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贺锦斋是贺龙元帅的堂弟,1919年与戴桂香结为夫妻。1928年9月8日,在石门泥沙镇的战斗中,身为红军师长的贺锦斋为掩护贺龙率部突围,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7岁。“云遮雾绕路漫漫,一别庭帷欲见难。吾将吾身交吾党,难能菽水再承欢。”贺锦斋的遗体抬回洪家关时,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这首诗。
如今,桑植民歌不仅在各类节庆活动中唱响,更成为了当地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政府部门牵头举办桑植民歌节、桑植民歌音乐周等系列活动,实现文旅深度融合,树立文化自信,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基层干部把党的方针政策编成民歌,唱到村村组组,传播党的好政策,唱响党的好声音……
随着张吉怀高铁的开通,张家界这座集自然美景与人文魅力于一身的旅游胜地,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无论是欣赏一场原汁原味的土家摆手舞,还是聆听一首动人的桑植民歌,都能让你深入体验到张家界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不妨趁着高铁的便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张家界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