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章式City walk:解锁上海历史文化新玩法
盖章式City walk:解锁上海历史文化新玩法
“盖章式City walk”是近年来在上海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这种旅行方式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城市漫步,还增加了收集印章的乐趣。参与者在游览上海的历史文化地标时,通过集章本记录下每一处的特色印章,形成独特的旅途纪念。这种方式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同时也为旅行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仪式感。
犹太难民纪念馆:创新的套色章体验
位于虹口北外滩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推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套色章”。这种印章有别于传统的单色章,需要通过多次盖章才能完成。每盖一次,图案就会发生变化,最终可以呈现多种色彩、层次丰富的效果。
走进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文创商店,收银台边的桌子上摆放着六枚标有数字的印章。游客只需购买一张空白明信片,将明信片固定至定位框内,按顺序依次盖章,就能获得彩色的印章图案。
图案的主体是摩西会堂,与之相伴的是上海市市花白玉兰,背景中不仅有上海地标,还有和平鸽和朵朵祥云,六个字“和平、友善、包容”十分醒目。整个图案将中国元素、上海特色和场馆主题融合在一起。
谈到印章图案的设计理念,工作人员介绍:“摩西会堂是一栋三层外廊式建筑,1927年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这栋老建筑见证着虹口提篮桥一带的岁月变迁,而‘和平、友善、包容’是纪念馆讲述‘犹太难民在上海’故事时,永恒不变的主题。”
大隐书局:70多个印章的“盖章天堂”
位于武康大楼的大隐书局可以说是上海“盖章脑袋”们的宝地,一口气能盖上70多个章。这里有免费章,也有消费章,需要任意消费或者消费满99元才能盖。但不用担心,光免费章就有60个左右,满满一面印章墙,能盖满大半本盖章本!
无论免费还是消费章,来盖的都不少。据店长张姿灵介绍,暑假高峰期,平均一天客流量有500人左右,其中,盖免费章的大约占到80%。“几乎每天一开门,就有人来敲章,店员每天至少要补一次墨。”
“印象武康”系列印章是这家书店今年5月重新开业后新设的,刚上新时有25个章,后来定期更新,如今,各类章一共有70+个。在上海盖章圈,这家书店的盖章名气不小,章多、尤其是免费的多、好看、墨足,是大家给出的夸赞。
红色寻访活动:集章打卡让历史“活”起来
中共四大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这些承载着上海红色记忆的场馆,如今也加入了盖章打卡的行列。在“红色印记”上海城市红色寻访活动中,参与者不仅能参观场馆、聆听讲解,还能通过集章打卡的方式留下自己的足迹。
这种创新的游览方式让红色文化更加贴近年轻人。一位95后参与者表示:“在红色寻访中融入citywalk、集章打卡这类当下流行的活动形式,能激发年轻人探索红色场馆的欲望,从而有兴趣深入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红色血脉。”
为什么年轻人爱上“盖章式旅行”?
“盖章式旅行”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原因有三:
文化认同感:印章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盖章,年轻人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
仪式感与成就感:每盖一个章,都像是完成了一项任务,这种仪式感和成就感让人感到满足。
社交分享:精美的印章图案非常适合拍照分享到社交媒体,成为年轻人展示个性和生活态度的一种方式。
未来展望:让盖章打卡回归旅游本质
随着“盖章式旅行”的流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盲目跟风、印章同质化等。未来,应该引导景区、商家在设计上增强原创性,开发更多集章新玩法,提升印章背后的文化性、差异性和可玩性。同时,也建议市民、游客保持理性消费观,不要本末倒置,盖章应该是为旅游、参观锦上添花的事,本身不应该成为一种目的。
“盖章式City walk”这种新型旅游方式,不仅是一种简单的打卡行为,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和情感连接。它让旅游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也让城市的历史文化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被传承和传播。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游客,都可以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体验到不一样的上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