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绿色出行,信息技术大显身手!
广州绿色出行,信息技术大显身手!
近日,广州南沙迎来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里程碑:如祺出行正式上线全无人Robotaxi服务,成为全国首家开展商业化示范运营的出行平台。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标志着广州在自动驾驶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更展现了信息技术在广州绿色出行中的深度应用。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之一,广州在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领跑。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广州已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933条,单向里程约1980公里,其中高快速公路开放里程超260公里。在车路协同方面,广州已建成智能路侧通信系统385套、感知系统366套、边缘计算单元554套,车联网专用网络覆盖378.4公里。
在政策支持方面,广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申报并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广东省“一轴两网”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提出,将以“一轴两网”(即京津冀—粤港澳主轴广东段、粤港澳大湾区干线公路网、高等级航道网)为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一示范项目最高可获得12亿元中央奖补资金支持。
信息技术赋能公共交通创新
在广州,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公共交通的面貌。以广州公交集团为例,目前已开通10条自动驾驶巴士便民线路,覆盖黄埔、海珠等区域,累计运送乘客达109万人次,运行里程超过183万公里。这些自动驾驶巴士通过先进的感知和决策系统,能够精准实现车道线识别、红绿灯信号识别等复杂操作,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在传统公交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广州公交集团基于大数据分析,建设了智能调度运营服务一体化云平台。该平台整合了车载系统、移动支付、安全监控等多源数据,实现了公交运营的精准调度和优化。据统计,通过智能化调度,广州公交的准点率已提升至95.76%,日均客流增长1.45万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还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出行服务模式。例如,深圳巴士集团推出的“小黄鱼”接驳巴士,通过“招手即停、按铃即下”的灵活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这种创新服务模式未来也有望在广州推广。
绿色出行的数字化转型
在推动绿色出行方面,广州同样展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决心。广州首座近零能耗公交站场——雨洪公交总站,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站场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实现了高达86.29%的建筑综合节能率,全年单位建筑面积仅需输入24.1度电力,相比传统公交站减少了近90%的电力消耗。
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州也走在前列。目前,全市已建设充电桩超2.5万个,换电站通道35条,为新能源车辆的普及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广州还通过羊城通APP发放“碳能量”,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并可兑换相应奖励,进一步推动了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
未来展望:打造智慧交通新典范
广州在智慧交通和绿色出行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社会动员,广州正在构建一个更加智能、高效、绿色的交通出行体系。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演进,可以预见,未来的广州交通将更加智慧化、人性化,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出行体验。
正如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所言:“广州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广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