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饶县“智慧养鱼”解锁生态养殖新模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饶县“智慧养鱼”解锁生态养殖新模式

引用
大众网教育频道
1.
https://hb.dzwww.com/p/p1PuHEvhfG4.html

近年来,山东省广饶县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可持续循环的低碳生产模式,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其中,大王镇山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养鱼项目就是一个典型的创新案例。

大棚种菜是常事儿,可大棚里养鱼,这样的新鲜事儿你见过吗?在广饶县大王镇山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昔日粗放的露天式鱼塘已经被现代化养殖区取代,实现“南鱼北养”,通过科技创新助推渔业发展,让南方鱼种在北方适然生存繁衍。

“南鱼北育、南鱼北养”模式 一条鱼带动大产业

走进农场,3号大棚的工作人员正在撒喂鱼食,成百上千条肥硕的鱼儿跃然翻动,争先恐后地抢吃鱼食,呈现出一派人欢鱼跃的喜人景象。

大棚里12个养鱼池中养殖着淡水石斑鱼、加州鲈鱼等品种,淡水石斑鱼作为南方鱼种,对温度非常敏感,水温要保持在24℃—26℃,在北方养殖并不容易,该公司采用海容模块保温材料建设了保温“大棚”和保温鱼池。“由于海容模块隔热保温性能好,再利用大棚的温室效应,就能够保持鱼池内的水温常年恒定,从而形成了‘南鱼北养’的养殖模式。”

除此之外,农场还形成了一系列独立的育苗繁殖技术,两排用海容模块建成的一个个孵化池分布左右,每个孵化池里都有一条雌性石斑鱼、一条雄性石斑鱼和一堆已经孵化出来的鱼苗。

“室内的海容模块池育苗能完全人工控制水质和水温,鱼苗生长需要什么,可以在水里添加什么,使鱼苗不受水质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公司经理王振介绍,一条石斑鱼从鱼苗长大需要经过10—11个月左右,目前,公司有1个孵化车间,2个标苗车间,3个养殖车间,年繁育石斑鱼60万尾,成活率95%以上,年产商品鱼15万斤,每斤石斑鱼30元,年销售额就是450万元,效益非常可观。

科技创新助推渔业发展 百亩鱼池只需掌上操作

地里种菜,池中养鱼,二者似乎毫不搭界。

但在山海农场,一套全新的循环水设备,却把二者科学地连接在了一起,“鱼菜共生”生态系统有序运行。

在12个养鱼池中,上千条鱼儿会产生大量的排泄物、饵料等残渣,为了保证鱼儿健康成长,也为蔬菜提供一定的养分,“排污三件套”便起了大用处。所谓“排污三件套”,即旋流器、水位控制器、底浮盘,三者“各司其职”,将养殖池中的水引流过滤,经过微生物分解处理,转变成植物所需要的养分,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另外两个蔬菜大棚,养殖过程不使用任何渔药,这样既保证了水源无毒无害,从而降低鱼类疾病的发生率,又形成了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如此循环往复,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循环水利用模式,保证鱼儿永远生长在“活水”中,达到了科学循环、生态养殖、产业绿色发展的目的。

大棚的另一侧,还有几台机器正在高速运转,这是农场在传统的养鱼基础上安装了恒温系统和智能数据监控系统,鱼儿的生长状态、何时投喂、水域温度、pH酸碱度全部实现实时监控、掌上操作。“现在养鱼不像以前包个鱼塘、放下鱼苗就行,必须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智能化的操作方式。”王振笑着说道,有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一两名员工、一台手机便能够搞定。

采访间隙,也不断有参观团队前来学习、参观。“未来,我们公司会不断培育新的品种,引进先进科技设备,扩大养殖规模,让科技服务渔业养殖,带领大家养鱼为业、因鱼而乐!”

近年来,广饶县积极探索智慧农业、可持续循环的低碳生产模式,因地制宜,整合各类资源,高质量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先后建立锦鲤观赏鱼养殖、加州鲈鱼养殖、淡水石斑鱼养殖等家庭农场养殖基地,依托小小鱼苗,做起“大产业”,与鱼儿一起“游”向致富生活。

本文原文来自大众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