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立法护航,让苏州古镇焕发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立法护航,让苏州古镇焕发新生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0
来源
1.
https://news.cctv.com/2024/04/24/ARTIps9iDtAnV5Tom76gHcY2240424.shtml
2.
https://www.moj.gov.cn/pub/sfbgw/fzgz/fzgzxzlf/fzgzlfgz/202411/t20241106_509103.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5-01-13/doc-ineevkuz9753963.shtml
4.
http://www.qstheory.cn/laigao/ycjx/2024-04/24/c_1130124413.htm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22A05XTA00
6.
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23/8231096.shtml
7.
https://zrzy.jiangsu.gov.cn/sz/gtzx/tzgg/202501/t20250121_1713151.htm
8.
http://www.suzhou.gov.cn/szsrmzf/szyw/202410/ff60537b183b40f8aa8f46a0fcecdeab.shtml
9.
https://m.planning.org.cn/zx_news/16367.htm
10.
http://www.zhouzhuang.net/index.php?c=article&id=271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笔下的苏州,也是今天人们眼中的苏州。作为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苏州之所以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魅力,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

01

20多部法规构建保护体系

自1993年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苏州先后制定20多部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涵盖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水乡古镇、古村落、古建筑、苏州园林、文物、古树名木、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法规规章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保护体系。

02

创新立法引领全国

在这些法规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苏州市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作为国内首部关于江南水乡古镇保护的地方性立法,该办法开创了江南水乡古镇构成要素整体性保护的新模式。其中关于“历史建筑、古建筑的修缮应当使用原材料、原工艺”的规定,在地方立法中属于创新,为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提供了法治支撑。

03

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

位于同里古镇的退思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在修缮过程中,苏州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蓝本,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工艺,注重保留与传承传统工艺做法,尽可能多地保存历史信息、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

同时,苏州还注重合理利用,让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例如,位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畅园,引进知名酒店品牌,整合园子周边老宅来整体打造,成为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生动案例。

04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苏州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古建筑保护与文化传播。《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中贯彻“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鼓励对古建筑的更好维护;《苏州市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中规定了“鼓励当地居民在古镇居住、就业、创业”“江南水乡古镇所在地镇人民政府可以对自愿穿着水乡服饰,展示当地民风民俗、传统礼仪、饮食文化等日常生活方式的当地居民给予适当奖励”等条款,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

05

苏州模式的示范意义

苏州的立法保护模式不仅有效保护了文化遗产,还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今,苏州古镇在保护与传承中创新发展,成为旅游热点的同时,也保留了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这种模式为全国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