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博物馆:一座承载千年文明的“大学校”
临汾市博物馆:一座承载千年文明的“大学校”
临汾市博物馆,这座以“日月交辉”为设计主题的建筑,以其独特的造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山西省临汾市的地标性建筑。博物馆坐落于临汾市尧都区滨河西路九州广场南端,占地面积20亩,共4层,高24米,其设计灵感源自4300年前陶寺古观象台,寓意着陶寺在中国历史上的24个之最。
走进博物馆中厅,一艘长约24米的“文明之舟”悬浮于空中,舟身刻有陶寺出土的龙盘图案,象征着临汾这块古老热土上的龙的传人,从十万年前一直走到今天,憧憬未来。博物馆的展览主题为“表里山河”,以历史传承为脉络,以专题文化为特色,分为四大板块:远古足迹、最早中国、晋霸春秋、千秋平阳。
在“远古足迹”展厅,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丁村文化、柿子滩文化、枣园文化的魅力。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远古时期人类的生活场景。全息裸眼3D技术让陶寺古观象台“重现天日”,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古人观天测日的真实感受,感受先民们对天文的探索与认知。
“最早中国”展厅是博物馆的核心展区之一。这里展示了距今4300年至3900年的陶寺文化,通过文物展陈、场景复原及重要历史节点的科技再现,全面展示了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展厅中的虚拟复原技术,让观众得以一窥4000多年前陶寺先民筑城建宫、敬授民时、阡陌交通、以礼治国的早期国家基本面貌。
“晋霸春秋”展厅则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晋国文化。西周时期的霸国,虽史籍中未曾记载,但青铜器上的铭文,述说着霸国的真实存在。霸伯墓葬整体套箱、漆木器壁龛,成为实验室考古进博物馆的特色典型。这些珍贵文物,见证了晋国一个半世纪的春秋霸业。
“千秋平阳”展厅带领观众回望秦汉至清代的文明进程。平阳冶铁的滥觞、兴盛、发展,平阳戏曲的历史传承,留存着平阳古文化的精粹。流传至今的平阳木版年画,标识着金元木板雕刻中心的重要地位,也彰显着地域特色文化。铁佛寺的金顶宝塔,塔身精美琉璃浮雕,记录着这块土地上佛教文化的辉煌时刻。
值得一提的是,临汾市博物馆在展陈设计中大量采用了数字化手段,以增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馆内多个展区通过3D建模、全息投影和虚拟交互等技术手段,将陶寺遗址的历史、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使观众能够“穿越”至古代场景。馆中多个展品配置了数字化交互设备,观众能够自主探索展品背后的故事。通过触摸屏,观众可以查询展品的详细信息,包括材质、用途和制作工艺等,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一件文物的历史意义。
近期,临汾市博物馆还推出了“临汾好年 玩转博物馆”三馆票务联动新春惠民活动。活动期间,游客只需花费9.9元,即可参观晋国博物馆、临汾市博物馆、陶寺遗址博物馆三大博物馆。活动于1月21日至25日每日9:00—18:00、20:00—22:00通过抖音平台进行购票,每日限量2000张,共计10000张。游客需到晋国博物馆检票口出示抖音购票二维码现场核销,并领取“临汾好年 巳巳如意”三馆联动新春惠民纪念封,内含珍贵文物邮票、三联书签及A级景区图,凭信封入馆。该纪念封在三个场馆各限使用一次,使用日期截止2月28日。
临汾市博物馆不仅是一座文物收藏和展示的场所,更是一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大学校。它以丰富的馆藏和先进的展陈理念,向世人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历程,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