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农村自榨油还能吃吗?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油,为何专家说致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村自榨油还能吃吗?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油,为何专家说致癌?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9841196_121314565

自榨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消费者认为它比工厂加工的油更健康。然而,近年来,自榨油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自榨油中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的问题,并分析其制作过程中的卫生隐患。

国家食监局抽检花生油,三分之一超标

在201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20家花生油生产企业进行了抽样检查,结果出人意料,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生产的油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超过了规定标准。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真菌代谢物,它存在于潮湿环境中的发霉食物中,而花生本身就是一种容易发霉的食材,如果花生加工时卫生条件不够严格,黄曲霉毒素就很容易进入食用油。

在我国乡村地带,自榨油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传统的食用油,许多人认为它比工厂加工的油更健康。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在选择食用油时,消费者除了注重油品的质量,还应该重视产品的卫生条件和生产环境。

因自榨油被判刑

2020年1月,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案件。原告李某和被告吴某是一对夫妇,他们在家里自制花生油时不慎引入了黄曲霉菌,导致自制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而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已被证实具有致癌性的真菌代谢物,长期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在这起案件中,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吴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有期徒刑5个月,并处罚金6000元。

在现实社会中,此类事例实际上并不稀少。其实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自榨油并不是将原材料直接压榨成油那么简单。

自榨油制作过程

自榨油通常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 油料预处理

需要将花生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经过捞拾、去壳等处理步骤,去除坏果、杂质等。

2. 机器榨油

经过前期处理的花生随后被送入专业的榨油机进行压榨作业,进而提炼出纯天然的花生油。

3. 洗油

由于机器榨出的原始花生油中可能残留有碎壳等杂质,需要进行清洗。

4. 熬煮

将原始花生油倒入锅中加热熬煮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最终成品。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自榨油的制作过程中有很多可能让卫生出问题的步骤。尤其是预处理和洗油环节,一旦操作不当就很容易引入黄曲霉菌。即使花生看起来干干净净,没有长出小黑点,也不一定意味着里面就没有黄曲霉毒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原告吴某只是将花生加工成花生油就会被判刑了。

其实从技术上来说,自榨油中含有大量致癌物并不奇怪。

自榨油含量大大超标

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由真菌产生的化学物质,它的分子结构是由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组成的。这类有毒物质常在食物发酵时产生,尤其是在不见光的条件下尤为常见。它无色、结晶性固体,在酸性条件下溶解性较好,在强碱性条件下也能溶解。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即使煮熟了还会残留的原因。它对光、热、氧等都比较稳定,在常温下可以保存数月甚至数年不变性质。

自榨花生油中可能含有高量的致癌成分——黄曲霉毒素B1。如果长期食用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传统自榨油存在很大风险

我们都知道现在工厂加工食品要经过严格卫生条件和设备保障下才会进行加工制作。尽管如此,安全隐忧依旧难以杜绝。更何况传统的自行加工呢?虽然说传统自榨食用油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但其制作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这其中包括原材料本身存在的毒素和杂质以及操作者操作不当引入外界污染源等。而现在许多人购买自榨油时都会盲目相信只要加工方式对即可无视原料本身的质量。其实正是这样盲目乐观才会导致更多人受到伤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