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永通宝真假大揭秘:专家教你防坑指南
宽永通宝真假大揭秘:专家教你防坑指南
宽永通宝是日本历史上铸量最大、铸期最长的钱币,始铸于1626年,流通长达240余年。这种钱币不仅在日本国内广泛流通,还通过中日贸易大量流入中国,特别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广为使用。然而,随着宽永通宝的收藏价值日益凸显,市场上也出现了大量假货,让不少收藏爱好者频频踩雷。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辨别宽永通宝的真伪,让您在收藏时更加得心应手。
宽永通宝的基本特征
宽永通宝是一种典型的方孔圆钱,正面铸有“宽永通宝”四字,背面一般无文字或有特殊标记。根据铸造时期的不同,宽永通宝可分为三个主要版本:
- 早期版(1626-1635年):称为“连足宝”,特点是“宝”字末二三笔相连。
- 中期版(1636-1668年):称为“古宽永”,“宝”字末二三笔相连但有所分离。
- 晚期版(1668年以后):称为“新宽永”,“宝”字末二三笔完全分开,称为“分足宝”。
在版别上,宽永通宝还有多种分类方式。按背面文字划分,有光背、背文、背元、背星点、背纪年、背纪数、背纪地及波纹等多种版别。其中,背“文”、“元”字最多,背“十六”较少。按铸造地点划分,有水户藩、仙台藩、松本藩、高田藩等多个藩国铸造的版本。
钱文特征:真假宽永通宝的决定性区别
钱文是辨别宽永通宝真伪的关键。真品宽永通宝的钱文具有以下特征:
“宽永”二字的写法:初铸宽永通宝的“永”字一般由“二和水”组成,称为“二水宽永”,传世较少。自宽永十三年至宽文初年所铸的称“古宽永”,特点是宝字末二三笔相连,称“连足宝”,根据铸时铸地可分十多个类别,其中“志津磨大字(字形大且与外廓相连)”、“鱼尾宝(宝字最末两笔从中间向左右弯曲分开,形若鱼尾)”、“长尾宽(大字且尾笔向上至宽字的最顶部)”等版别较少见。另外,像“坂本草永(永字的左半部带草书)”、“仙台坡宝(宝字左高右低)”、“竹田异永(永字特大,右面二笔偏低)”等版别的书体与上面几种都各有特色。
“宝”字的写法:真品宽永通宝的“宝”字写法多样,但都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例如,“连足宝”版别的“宝”字末二三笔相连,“鱼尾宝”版别的“宝”字最末两笔形似鱼尾,“长尾宽”版别的“宝”字尾笔向上延伸至“宽”字顶部。
假币往往在钱文细节上与真品存在差异。例如,假币的字迹可能过于工整或粗糙,缺乏真品的自然流畅感;或者在某些笔画的处理上与真品不符,如“宝”字的末笔连接方式不同等。
其他鉴别要点
除了钱文特征外,还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来鉴别宽永通宝的真伪:
材质和重量:真品宽永通宝多为铜质,包括红铜、黄铜等。可以通过称重来初步判断,但需要注意不同版别和铸造地点的宽永通宝在重量上可能存在差异。
包浆和锈色:真品宽永通宝由于长期埋藏或流传,表面会形成自然的包浆或锈色。假币的包浆往往显得过于均匀或人工痕迹明显。
工艺细节:观察钱币的铸造工艺,真品宽永通宝的字口清晰,边缘规整。假币可能在这些细节上存在瑕疵,如字口模糊、边缘不齐等。
市场参考价
目前市场上,普通版别的宽永通宝价格较低,约5元一枚。特殊版别或品相极佳的宽永通宝价格较高,可达数百元。在收藏时,建议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合理判断,避免盲目追求高价品。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判断,您可以更准确地辨别宽永通宝的真伪,避免在收藏过程中踩雷。希望这些实用的小窍门能帮助您在古钱币收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