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色彩看外滩建筑三个时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色彩看外滩建筑三个时代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14A03ZB100

外滩建筑群的历史分期和建筑特征在中国近代建筑史有特殊的史料价值,上海市对外滩建筑群的保护更新也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案例。外滩建筑外立面的不同色彩,就是外滩建筑历史分期的最显著标志。通过色彩,我们可以把外滩的建筑群大致分为三个时代。

一个时代是“青色时代”,从1843年开埠到1870年代。这个时候的外滩建筑样式多用殖民地外廊式,外墙材料多用本地灰色的金山石和青砖,辅以少量红砖勾线点缀。当时本地烧制为青砖,红砖大多进口。这样的建筑目前仍有两个实例,一个是外滩33号原英领馆区域内的“二号楼”,1872年建造;另一个是约建于1870年代的浦江饭店中楼。

第二个时代是“红色时代”,从1880年到1910年左右。最典型的建筑是外滩9号的招商局大楼和外滩6号中国通商银行大楼。建筑风格从殖民地外廊式向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转变,外立面大量使用红砖。上海已有按照英制要求生产的红砖。这时水泥还没有广泛使用。

第三个时期是“灰色时代”,从1920年直到1949年。上海大量使用石材做外立面材料。另一方面,上海本土水泥厂大量投入生产,上海话称为“水门汀”的东西即是从英文音译过来的水泥。外立面大量使用水泥和石粒混合而成的装饰涂层,叫“水刷石”,上海话叫“汏石子”,英文专称为“shanghai plaster”。质感色泽和石材相仿。这个时期,石材和水泥的仿石做法特别流行,在上海最早的“城市更新活动”中,浦江饭店南侧主楼就于30年代在原红色立面外刷一道水刷石粉刷,大楼色调变成灰色。

(本文作者为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