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日军轰炸南京背后的真相:南京大屠杀始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日军轰炸南京背后的真相:南京大屠杀始末

引用
网易
7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P6087O0553CCLP.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6SIUM30543K6D6.html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4%BA%AC%E4%BF%9D%E5%8D%AB%E6%88%98
4.
http://www.djnb.cn/journal_articles/view/3211
5.
http://jds.cssn.cn/xscg/xslw/202402/t20240222_5734427.shtml
6.
http://www.1937nanjing.org/xueshujiaoliu/xueshuyanjiu/2023/0206/5438.html
7.
http://www.19371213.org.cn/information/news/202403/t20240325_4194555.html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开始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

01

日军轰炸南京:战术与暴行

1937年8月15日,日军开始对南京进行大规模空袭,这是淞沪会战期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军的轰炸行动具有明显的战术意图:

  • 配合地面作战:通过空中打击削弱中国军队的防御力量,为地面部队进攻创造条件。
  • 制造恐慌:对城市进行无差别轰炸,意图瓦解中国军民的抵抗意志。
  • 摧毁基础设施:重点打击军事目标和城市基础设施,瘫痪南京的防御体系。

据记载,仅1937年8月15日至10月15日间,南京就遭空袭65次,投弹517枚,造成至少392人死亡、438人受伤,损毁房屋1949间。这种持续的轰炸行动,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基础设施,为后续的地面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02

南京大屠杀:惨绝人寰的暴行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开始了长达40多天的血腥屠杀。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

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大屠杀期间,约有30多万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惨遭杀害,发生2万多起奸淫事件,全市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破坏。这场暴行的规模之大、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

大规模屠杀

侵华日军在草鞋峡、燕子矶、煤炭港、中山码头、汉中门等地实施了2000人至5万人规模不等的集体屠杀。美国记者斯提尔在《芝加哥新闻》报道:“我们撤离这座城市时所看到的最后一个景象,是在南京下关江边,沿着城墙,有一群约300个中国人,正在被集体枪决,而江边早已‘积尸过膝’……我发现我们一行人不得不从堆积高达5英尺厚的尸体上走过去。”

残忍的强奸暴行

日军对南京妇女肆无忌惮的强奸,是南京大屠杀暴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在呈交德国外交部的一份报告中称:“南京陷落后一个月内,2万多名妇女被日军强奸。”美国传教士索恩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指出,日军在南京“成百地公开强奸妇女和少女”。

恣意的抢劫掠夺

日军士兵在南京大肆抢劫商店、民宅的财物,甚至连外侨、外国使馆的财产也在掠夺之列。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在日记中写道:“日本人每10人~20人组成一个小分队,他们在城市中穿行,把商店洗劫一空。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是无法相信的。他们砸开店铺的门窗,想拿什么就拿什么……中山路和太平路上的几乎每一家店铺都是如此。”

03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影响

南京大屠杀的消息传遍全世界后,国际社会对此表示了强烈谴责。美国、苏联等国对日本的暴行表示愤慨,同时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表示支持。这些反应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惕和反对。

西方媒体的报道

最早报道日军在南京屠杀暴行的是一些英美记者。美国记者斯提尔于12月15日以“日军杀人盈万——目击者叙述刚刚陷落的南京城‘地狱般的四天’,马路上‘积尸高达五英尺’”为题,向《芝加哥新闻》发去电讯稿。当天该报即在头版刊登了这一消息。另一名美国记者德丁,则在12月18日的《纽约时报》上,以“俘虏全遭杀害”为题,报道了日军的暴行。

国际组织的谴责

中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穿梭于英、美、德、苏之间,希望借由列强发挥牵制日本的作用,但西方国家的注意力仍集中在西班牙内战,对日军行动采取消极姑息的绥靖政策。

1937年9月10日,国际联盟第99届常委会,中华民国代表顾维钧在日内瓦依《国际盟约》第10、11、17条,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日本侵华。9月16日,国联进行中华民国申诉书的讨论。9月28日,国联常委会仅谴责日本轰炸中华民国平民,并没有制裁日本的打算。

各国的反应与援助

面对日军的暴行,国际社会做出了不同的反应。美国、苏联等国对日本的暴行表示愤慨,同时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表示支持。这些反应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惕和反对。

美国国内正面临严重的经济恐慌,无力对日方进行制裁。美国政府此时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国运输战时禁制品(1935年8月31日所通过的中立法),其禁令阻碍国民政府取得武器;英国则保持中立,均有利日方的战事。

1938年2月2日,国联决议鼓励会员国援助中华民国。9月30日,国联通过决议,由各会员国个别依盟约第16、17条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

04

历史反思与启示

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篇章之一,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伤痛记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悲剧。这场暴行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扭曲,提醒着后人珍惜和平、反对战争。

今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汲取教训,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不容抹杀,它时刻警示着世人:和平来之不易,维护和平是每个人的责任。

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说:“从南京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也看到了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弃对人性的坚守,不能忘记对和平的追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