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天命论背后的科学真相:气候变迁如何影响王朝更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天命论背后的科学真相:气候变迁如何影响王朝更迭?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1163510_100941
2.
https://www.cas.cn/xzfc/202402/t20240201_5004381.shtml
3.
https://www.guancha.cn/Yangyuda/2024_06_05_737067.shtml
4.
https://ehc.muc.edu.cn/info/1020/3505.htm
5.
https://www.mzyjy.cn/index.php/cms/item-view-id-2701.shtml
6.
http://phi.ruc.edu.cn/xsyj/sxwk/a92876f2d0c34febb999a7a602ccf08a.htm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21/21/17747993_1114759217.shtml
8.
http://zhurengong.net/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7&id=17416
9.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403/t20240320_2111170032.html
10.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9445
11.
http://www.pacilutio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876
12.
http://www.eeo.com.cn/2024/0508/659631.shtml

“天命”真的存在吗?这个问题困扰了中国人几千年。然而,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背后竟然真的有“天命”的影子!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通过《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揭示了气候变迁对王朝兴衰的影响。从仰韶文化时期的温暖湿润期到宋元明清寒冷期,几乎每个王朝末期都出现了干冷天气。这种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还间接导致了政权的更替。原来,“天命”并非只是古人的迷信,而是有着科学依据的历史规律。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在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结合史学、物候、方志和仪器观测,将过去5000年的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

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
第一个寒冷期:东周
第二个温暖期:两汉
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
第三个温暖期:唐朝
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
第四个温暖期(相对温暖,但不及之前温暖):明朝
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

中国5000年气候变动有逐渐变冷变干的趋势。那气候究竟和历史朝代演变有什么关系呢?

从以上寒冷期与温暖期的周期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温暖期一般建立了强大的中央政权,此时国土面积广大。寒冷期则汉人政权实力大打折扣,边疆少数民族“兴盛”,来自外族的压力很大。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入侵矛盾,主要是来自北方大漠。因为古代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东、南两面有海洋,基本上是人类探索世界的阻碍。西面有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广阔的沙漠,外族受地形和气候不可能对东部的汉族政权造成千里突袭。所以汉族政权在古代一直蒙受着来自北方的压力,例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等。

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是游牧经济,完全靠草原来养活自己,当气候变冷时,草原生长很差,得不到充分的食物供给。在这时候,就会向南方的汉族政权发起进攻,以获得食物。而南方此时也变冷,粮食等物资也会大幅减产,从而综合国力有所下降。所以北方外族入侵频繁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一个气候变冷的大背景下,迫于生存压力造成的。所以,在气候寒冷时期,中原王朝将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过去两千多年的气候冷暖变迁,与我国历史上一些朝代的兴衰更迭存在对应关系,大多数朝代的垮塌都是发生在气候变冷的低温区间。这一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等共同资助,相关论文已刊登在我国权威学术期刊《中国科学》杂志上。

据研究负责人、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禹介绍,科研人员通过研究青藏高原上的中国特有树种“祁连圆柏”现生树的年轮,并与唐朝古墓里出土的“祁连圆柏”的年轮相衔接,以树木年轮宽度作为温度变化的代用指标,成功构建了从公元前484年至公元2000年,共2485年来可以代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温度变化曲线。这也是亚洲目前最长的树轮重建温度序列。

通过分析这条树轮重建的温度曲线图,科研人员发现,我国历史上的朝代垮塌几乎都与曲线图上的低温区间相对应,秦朝、三国、唐朝、宋朝(北宋和南宋)、元朝、明朝和清朝的灭亡年代,都是处于过去2485年来平均温度以下或极其寒冷的时期。

例如,历史文献研究表明,公元1~6世纪(贯穿我国东汉、三国、魏和晋朝),我国气候相对较冷。在温度曲线图上,这一时期的温度大部分都处于过去2485年来的平均温度值(2.07摄氏度以下)。由于气候寒冷,晋朝时期的草场、牧地已延伸到黄河以南区域,农业用地也在往南退缩,整个中国西北部处于干冷气候中。其中公元348年至366年间达到了过去2485年间寒冷的顶点,年平均温度仅为1.62摄氏度。

在这条温度曲线图上,虽然汉朝和东晋的灭亡相对于其之前的低温区域有一些滞后,但在朝代灭亡之前战乱早已经开始。例如晋朝灭亡于公元420年,但战争带来的社会动荡在公元386年就已经开始,而这一年正接近于温度曲线中的温度最低点。

树轮重建的温度曲线图还显示,唐朝灭亡的公元907年,相对于其之前和之后的温暖期来说,也是一个低温期。公元1271年至1296年是一段寒冷时期,26年平均气温为1.82摄氏度,这一寒冷区域正对应着我国宋朝灭亡和元朝建立。公元1599年至1702年也是一段漫长的寒冷区域,这104年间的平均温度为1.77摄氏度,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明朝灭亡、清朝建立。

“虽然在过去两千多年,我国大多数朝代的垮塌与低温区间的对应现象并非一种偶然的巧合,但我们不能就此断言,朝代的兴衰完全就是气候变化造成的。”刘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影响历史进程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气候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封建王朝自身政治上的腐败,加之低温导致的粮食歉收、造成饥饿,最后可能引发农民起义和战争,导致朝代更迭。此外,在寒冷时期,草原牧场向南迁移也会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南迁。

通过研究,科研人员还发现,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有可能并不是历史上最温暖的时期。在过去2485年间,有四个历史时期的温度高于或接近于1970年至2000年的平均温度。

其中,公元401年至413年,是过去2485年来气候最温暖的一段时期。公元348年至413这段时期的温度还发生了突变,由极端寒冷迅速攀升到极端温暖,此后又迅速降温。由于这段时期正处于我国东晋时期,因此科研人员将这次温度突变命名为“东晋事件”。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正在进一步研究“东晋事件”的发生机制。这对于了解过去气候变化状况,揭示气候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气候发展趋势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空间。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始终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自然环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每次重大变化,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反之,人类的活动,也同样影响、改变着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5000年来全球性气候变化的总趋势,理解全球性气候变化同人类活动存在什么关系?5000年来东亚大陆气候环境如何变化,与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社会文化形态之间是否有对应的关系?

分析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方法:
1.考古资料时期:距今2500年前(公元前 500 年),依靠地层沉积相、考古、孢粉分析
2.物候资料时期:距今2500年至500年前(前500—1400),根据物候、文献与考古实物记载
3.方志资料时期:距今500年以来(1400--),利用地方志
一.距今5000年前气候的变化
多年来地理和考古研究已经证实,自更新世晚期(距今2万年前后)末次冰期以后的全新世时期,曾出现过全球性的气候回暖,时间大致在

《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一书从地理环境角度解读中国历史,提出气候变迁是影响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书中详细分析了气候冷暖变化与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

书中指出,地理环境不仅和历史进程相互影响,而且是历史进程的“终极操纵者”,决定着历史走向与重大历史事件的书写和演绎,如王朝的兴衰更替、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民族生存空间的拓展变化、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战略通道与军事要塞的形成与演变。正是在自身独特的历史与地理互动中,今日中国才成为一个历史悠久、变迁复杂、疆域辽阔、文化深厚的巨型国家。

书中还提到,气候变化与疫病、战争密切相关。寒冷期往往伴随着疫病的流行和频繁的战争,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同时,气候变化还影响了人口分布和南北经济格局的变迁。

对比古代天命论与现代科学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

  1. 古代天命论更多强调天意和人事的互动,将王朝更迭归因于君主的德行和天意的转移。而现代科学研究则从自然规律的角度解释气候变迁与王朝兴衰的关系,提供了更为客观的解释。

  2. 古代天命论具有较强的神秘色彩和哲学意味,而现代科学研究则基于实证数据和科学方法,更具说服力。

  3. 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现代科学研究为传统天命论提供了科学依据,使我们能够从新的视角理解历史规律。

虽然“天命”在古代被赋予神秘色彩,但现代科学已经揭示了其背后的自然规律。竺可桢的研究和后续的科学发现表明,气候变迁确实是影响王朝更迭的重要因素。这不仅没有否定天命论,反而为其提供了科学依据。正如《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所言,地理环境是历史进程的“终极操纵者”,而气候变迁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自然因素之一。这一发现不仅深化了我们对历史规律的认识,也为当今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自然环境的变化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