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从认知到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从认知到实践

引用
10
来源
1.
https://news.pku.edu.cn/xwzh/129-97841.htm
2.
https://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ksh/202405/t20240530_3699778.html
3.
https://www.jkhnpd.com/chinese_medicine/626.html
4.
https://www.prnewswire.com/apac/zh/news-releases/-302307544.html
5.
https://www.gd2h.com/site/detail/327125114e3c4ce89e8cbd2bfa9166ea.html
6.
http://www.diabetes-hk.org/ch/page/%E8%88%87%E7%B3%96%E5%B0%BF%E7%97%85%E5%85%B1%E8%99%95%20-%20%E5%BE%9E%E5%BF%83%E5%87%BA%E7%99%BC
7.
http://www.slq.gov.cn/art/2024/9/30/art_12301_1029580.html
8.
http://www.a68y.cn/tangniaobingzhishi/149.html
9.
https://helloyishi.com.tw/diabetes/mental-health-impact-caring-diabetes-patien/
10.
http://www.shiyanhospital.com/info/1034/23341.htm

糖尿病不仅是一种身体疾病,更是一场心理挑战。据统计,65%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表示心理健康受到负面影响,76%的患者感到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批评,72%的患者在工作中面临与病情相关的偏见。这些数据揭示了糖尿病患者面临的巨大心理压力。

常见的心理问题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

  1. 焦虑:担心病情恶化、并发症的出现以及治疗效果,导致持续的焦虑情绪,影响睡眠质量。

  2. 抑郁:长期不愈的病痛和频繁的就医诊疗可能导致患者感到沮丧和失望,出现抑郁症状。

  3. 自卑感:需要特殊照顾和活动限制,使患者感到与他人不同,缺乏自信,避免社交活动。

  4. 恐惧:害怕病情恶化导致截肢或其他严重后果,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

  5. 认知障碍:对病情缺乏正确认识,对治疗方法存在误解或疑虑,导致消极的治疗情绪。

心理调适方法

面对这些心理挑战,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心理调适:

中医情志疗法

中医情志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调节情志活动来防治疾病。具体方法包括:

  • 情志疏导:通过耐心倾听、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帮助患者宣泄负面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 情志调养: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指导患者通过音乐、书法、绘画等方式放松心情。
  • 情志调理:运用针灸、按摩、拔罐等方法调和脏腑功能,改善情绪状态。

西医心理治疗

西医心理治疗以现代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心理干预手段来防治疾病。主要方法有:

  • 认知行为疗法: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和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心理应对能力。
  • 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肌肉放松等方法减轻紧张情绪和焦虑感。
  • 支持性心理治疗: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增强自信心和战胜疾病勇气。

成功案例

75岁的王先生患有糖尿病7年,同时伴有13种并发症,病情严重到无法正常行走。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糖胖病逆转中心,通过“2+N溯源系统法”进行治疗后,病情得到显著改善,现已能够自行前来医院复诊。

“2+N溯源系统法”是一种创新的糖尿病逆转技术,其核心理念在于溯源糖尿病的发病根源,运动系统的方法,修复人体调糖系统,实现糖尿病的有效逆转。其中,“2”代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理念,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N”则是指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精准营养治疗、科学运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调理等。

结语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通过中医情志疗法与西医心理治疗的结合应用,可以优势互补、综合干预、个性化治疗,从而提高心理调适的效果,促进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这需要患者、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理解、支持和关爱的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