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丽华和大凉山妞妞合唱团:春晚舞台上的特殊艺术之光
邰丽华和大凉山妞妞合唱团:春晚舞台上的特殊艺术之光
2025年央视春晚上,两个特殊的团体用他们的艺术才华感动了无数观众。一个是邰丽华带领的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他们用手语演绎整场晚会;另一个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妞妞合唱团,38位小姑娘用清澈的童声唱响《玉盘》。这两个团体背后的故事,展现了特殊群体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邰丽华:从《千手观音》到整场春晚手语演绎
2005年,邰丽华领衔主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在央视春晚一鸣惊人,成为经典。20年后,邰丽华再次站上春晚舞台,这一次,她带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听障演员们完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用手语演绎整场晚会。
这个任务的难度超乎想象。邰丽华回忆说:“这整台表演下来可以吗?心里真没底。”但作为团长的她决定勇敢尝试。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演员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们不仅要准确传达每个节目的信息,还要让手语表演兼具观赏性和感染力。
听障演员陈静为了感受音乐节奏,把音箱音量调到最大,通过震动来感受节拍。有的演员吃饭时还在看曲谱,有的在演出间隙对着手机练习,更多时候是三五成群在排练厅共同打磨。他们通过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传递情感,让听障观众也能感受到节目的内涵。
对于邰丽华来说,这次表演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挑战,更是一个展现残疾人艺术魅力的绝佳机会。她表示:“《千手观音》让大家重新认识残疾人和特殊艺术;20年后,我们亲历并期待一个新的开始。”
妞妞合唱团:从大凉山到春晚舞台的音乐梦想
在春晚舞台上,38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妞妞合唱团成员用一首《玉盘》征服了观众。这首改编自四川原创歌曲《问月》的童谣,充满了童趣和对宇宙的畅想。
妞妞合唱团的故事始于2018年。当时,彝族小伙吉布小龙带着“帮助孩子走出大山”的初衷,回到家乡凉山普格县大槽乡中心小学创办了这个合唱团。最初只有4个孩子报名,而现在,合唱团已经培养了近300个孩子。
吉布小龙不仅教孩子们唱歌,还为她们创作歌曲。他把生活点滴和身边草木都化作创作灵感,让孩子们在音乐中找到自信和快乐。妞妞合唱团的成员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孩子们歌唱时的笑容始终如一。
登上春晚舞台对妞妞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从大凉山到北京,她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站在了全国观众面前。吉布小龙说:“我和孩子们就是乡村小学里的老师和学生,能够收到春晚的邀请,真的特别激动,也感慨万分。”
艺术无界限,温暖有回声
邰丽华团队和妞妞合唱团的表演,让我们看到了艺术的无限可能。邰丽华团队用无声的手语传递有声的音乐,展现了残疾人艺术的独特魅力;妞妞合唱团用纯真的歌声传递大凉山的质朴,展现了乡村教育的动人力量。
这两个团体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没有界限,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邰丽华团队用艺术打破了身体的限制,妞妞合唱团用歌声跨越了地理的阻隔。他们的故事不仅感动了观众,更为社会带来了温暖和力量。
正如邰丽华所说:“20年间我国特殊艺术的蓬勃发展是残疾人不断融入社会的生动写照。”而妞妞合唱团的成功也证明了,音乐教育能够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这两个团体在春晚舞台上的精彩表现,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社会进步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