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南宁市,横跨武鸣、上林、马山、宾阳等一区三县,距南宁市区76公里。保护区总面积约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8.9%,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
大明山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是桂中南第一高峰。这里地形复杂,气候独特,年平均气温15℃,5-9月平均气温20℃左右。保护区空气负离子含量丰富,平均含量7万个/厘米³,最高达19万个/厘米³,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大明山以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闻名。这里是多种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广西特有植物的重要分布区。据统计,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0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0多种;有脊椎动物400多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多种。
近年来,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12月,保护区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珍稀濒危植物调查组,在大明山发现了一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柔毛红豆。这是广西特有植物,此前仅在广西十万大山地区有记录。此次发现不仅丰富了大明山的物种多样性,也为保护区红豆属植物研究提供了新资源。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一个生态宝库,也是壮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大明山南麓的武鸣县马头镇,是著名的商周墓葬群元龙坡遗址、战国墓葬群安等秧遗址所在地。据考证,壮族先民所建立的骆越古国,其最早的都城就坐落于大明山南麓。
近年来,大明山先后荣获“南宁市最具休闲养生特色景区”、“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中华特色养生名山”、“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2009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些荣誉不仅体现了大明山的生态价值,也反映了保护区在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方面的平衡。
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未来,保护区将继续加大资源调查力度,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科研合作,为保护这片珍贵的自然遗产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