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渠生态茶园和三峡药博园:重庆特产助力经济增长
巴渠生态茶园和三峡药博园:重庆特产助力经济增长
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的巴渠生态茶园和三峡药博园两大特色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年产值已达3.2亿元,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推动了重庆特产走向国际市场。
巴渠生态茶园:茶王品质赢得市场认可
在重庆市第十五届“三峡杯”名优茶评选活动中,巴渠生态茶园的“巴渠雀舌”从全市22个区县选送的138个茶样中脱颖而出,荣获绿茶类茶王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巴渠生态茶园产品质量的认可,也体现了重庆市茶叶产业的整体提升。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名优茶评选活动持续推动茶叶品质提升。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达109.5万亩,干毛茶产量5.2万吨,产值53.7亿元,持续带动全市近50万茶农人均增收超万元。巴渠生态茶园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产品品质已跻身全国上游梯队。
三峡药博园:中药材集散地展现产业实力
三峡药博园所在的开州区,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据统计,开州区有1800余种种质资源、180余个种植品种、50万亩在地药材,年产值超60亿元。
其中,“开县木香”作为开州区的特色中药材,年产量超过3000吨,占全国产量的40%。2024年,开州区发布了全国首个木香指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木香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峡药博园不仅是一个种植基地,更是一个集交易、加工、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平台。2024年第四届三峡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上,来自市内外的40个中医药产业重点项目签约,总金额达41亿余元。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三峡药博园作为中药材集散地的重要地位。
特产助力重庆农产品出口增长
在重庆市整体农产品出口增长的背景下,巴渠生态茶园和三峡药博园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据统计,2024年前11月,重庆市农产品出口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39.4%。其中,柑橘出口额达1.58亿元,同比增长176%。
重庆市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优势,已将几十种农产品出口至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巴渠生态茶园和三峡药博园作为重庆市特色农产品的代表,有望借助这一优势,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带动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巴渠生态茶园和三峡药博园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据统计,重庆市茶叶产业已带动近50万茶农人均增收超万元。三峡药博园所在的开州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也辐射带动了周边万州、云阳、达州等周边区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超200万亩。
这两个项目的成功,为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展示了重庆市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的潜力和决心。随着重庆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的推进,巴渠生态茶园和三峡药博园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