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研究:适度饮酒可预防骨质疏松
剑桥大学研究:适度饮酒可预防骨质疏松
剑桥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每天适量饮用一到两杯酒可以帮助中老年妇女维持骨骼强度,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这项研究由乔纳森·鲍威尔教授和纳文·茱道西博士领导,证实了适度饮酒在调节新老骨骼平衡、减少老化骨质流失方面的显著效果。专家指出,不喝酒的人更易患骨质疏松,而适度饮酒的功效甚至能媲美一些补钙药物。不过,过度饮酒则会适得其反,增加骨折风险。
酒精对骨骼的影响机制
长期饮酒会通过多种机制影响骨骼健康:
抑制成骨细胞:酒精过量摄入会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导致新骨形成减少。同时,破骨细胞活动增强,加速骨质流失。
营养吸收障碍:长期饮酒会影响钙、镁等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这些元素对维持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性激素水平下降:酗酒可引起男性睾酮水平降低,而睾酮对维持骨密度有重要作用。缺乏睾酮会导致骨代谢失衡,从而引发骨质疏松。
此外,酒精还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进一步削弱肠道对钙的吸收能力,加剧骨质疏松风险。
适度饮酒与骨质疏松
虽然长期大量饮酒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但适量饮酒却可能对骨骼有益。研究显示,每天饮用1-2杯酒(约15-30克纯酒精)可以促进骨骼健康,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
这种益处可能与酒精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有关。适量的酒精可以刺激成骨细胞的活性,促进新骨形成。同时,酒精还能提高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而雌激素对维持骨密度有重要作用。
如何科学补钙
除了适度饮酒,科学补钙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
合理饮食: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和绿叶蔬菜等。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800-1000毫克钙。
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可以通过晒太阳、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或补充维生素D制剂来满足需求。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同时对骨骼产生一定的刺激,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避免过度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专家建议
专家建议,对于中老年人和绝经后妇女等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每天饮用1-2杯酒可能对骨骼有益。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酒量应控制在适度范围内,超过这个量反而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同时,专家也指出,补钙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补钙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便秘,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补钙应遵循科学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总之,适度饮酒可以作为预防骨质疏松的一种辅助措施,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才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