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推荐:宝宝发烧小妙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推荐:宝宝发烧小妙招
宝宝发烧是让许多家长感到焦虑和困扰的问题。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主治医师,李洁大夫分享了一些实用的退烧小妙招,帮助家长正确应对宝宝发烧的情况。
物理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是处理宝宝发烧的第一步,适用于体温不超过38.5℃的情况。以下是几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
温水擦浴:使用32℃-34℃的温水,用毛巾浸湿后轻轻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和四肢。这种方法通过增加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来帮助散热。
冷敷:在宝宝额头或颈部放置湿冷毛巾,当毛巾温度升高后及时更换。也可使用冰袋包裹在布中敷于额头。
热水泡脚:将宝宝双脚浸泡在40℃左右的温水中,并轻轻抚搓脚丫,既可促进血液循环,也有助于降低体温。
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宝宝的额头、颈部或腋下,这些贴片利用水分的蒸发来带走热量,适合轻中度发热的宝宝。
适当衣着:在宝宝发热时,应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以帮助身体散热。
保持室内通风:确保房间通风良好,帮助调节室内温度,促进宝宝体温下降。
药物治疗方案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或者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退热药物。以下是两种常用的儿童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目标人群范围广、更低龄,除一般发热患儿外,2月龄至6月龄婴儿首选,还适用于以下特殊发热患儿:胃肠不适(如腹泻等)的发热患儿;心力衰竭与心功能不全伴发热患儿;出血性疾病伴发热患儿;肾功能异常伴发热患儿;水痘伴发热患儿。
布洛芬:适用于6月以上宝宝,退热时间长,可持续6-8小时,除了一般发热,关节炎伴发热患儿、肝功能异常伴发热患儿首选布洛芬。
使用退热药物时,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
看: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有多种规格,药品名称、规格不一样,用法用量也有很大区别,所以家长在给宝宝用退热药之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晃:混悬剂型的退热药,在静止状态下药物有效成分大多沉在瓶底,使用前需要摇晃几下,使药物混合均匀,才能达到解热镇痛的目的。
拧:为了防止误服和增加药瓶的密封性,其瓶盖采用了特殊的设计,需用手往下按着,使劲旋转才可以打开。
量:两种药物一般都自带吸管或者量杯,家长在量取药物时要注意吸管(量杯内)不要有气泡,目光平视刻度线,以免量取药物过少或者过多,不能达到退热的效果或用药过量给孩子造成伤害。
家庭护理建议
除了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
补充水分: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通过排尿帮助身体散热。可以给宝宝喝温开水、淡盐水、西瓜汁、梨汁等。
合理饮食:提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糊、蔬果泥;避免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
保持舒适环境:确保室内温度适宜(约25℃~27℃),并让宝宝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
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 高热39.5℃以上
- 孩子已不能喝水,或出现惊厥
- 孩子精神差,嗜睡或不易叫醒
- 孩子呼吸时有喉喘鸣声
- 感冒后孩子呼吸加快并出现胸壁下部凹陷
总之,宝宝发烧时,家长需要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通过物理降温、合理用药和家庭护理,可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但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