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如何用AI和无人机提升军队信息化作战能力?
科技巨头如何用AI和无人机提升军队信息化作战能力?
2024年12月,OpenAI与国防技术公司Anduril达成合作,共同开发用于国家安全任务的先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这一合作标志着OpenAI首次与商业武器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也反映了硅谷科技公司对军事领域态度的重大转变。
科技巨头的军事转向
近年来,世界主要科技巨头纷纷与军方展开合作,将AI和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公司通过提供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服务,深度参与军事行动。
以巴以冲突为例,以色列军方对数据和情报的存储分析需求激增,微软、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公司为其提供了先进的云技术和AI系统支持。微软的Azure云技术为以军提供了计算和存储服务,双方达成了至少1000万美元的协议。谷歌则希望扩大其Vertex服务的使用范围,该服务可以让客户把算法应用于自己的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合作引发了对科技伦理的广泛讨论。一方面,AI系统能够快速处理大量情报数据,包括卫星图像、无人机拍摄的视频以及通信截获等信息,帮助减少情报人员的压力;但另一方面,AI在战争环境中的应用缺乏审查,可能导致平民伤亡增加。
AI重塑军事决策
AI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战争的面貌。美国国防部已将人工智能确定为一项在国防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强调它是需要加强关注和投资的重要技术领域。AI、机器学习和自主智能将推动军事技术创新,为作战人员配备AI系统,以提高战场决策的速度、质量和准确性,从而提供威慑或打赢战争所需的决定性优势。
在乌克兰战争中,AI系统被用于决策支持、情报分析和目标锁定,展现了其在军事行动中的潜在现实影响。AI不仅能够处理海量战场数据,还能协助军事指挥官进行实时分析,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无人机集群改变战争规则
无人机,特别是无人机集群,正在迅速改变战争的性质。2018年1月,俄驻叙利亚的赫梅米姆空军基地和塔尔图斯海军基地遭遇13架无人机的集群空袭,成为现代战争史上第一次无人机群袭击。虽然此次袭击未能造成重大损害,但展示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的巨大潜力。
在也门战争中,胡赛武装出动18架无人机,使用7枚导弹,对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设施实施空袭,导致两处石油加工设施瘫痪,原油日产量减少约一半。此次袭击中,无人机集群与巡航导弹协同作战,充分发挥了无人机的电子干扰压制能力,有效规避了常规防空武器系统的探测。
美国国防部正在大力推动无人机集群技术的发展。其中,“复制器”无人机项目计划在2025年8月底之前,在多个领域部署数千个自主系统。空军的协同作战飞机项目则旨在生产数千架大型无人机,它们可与有人驾驶飞机协同作战,并执行多样化任务,包括电子战、情报、监视与侦察、空战等。
未来展望
随着AI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将在军队信息化作战能力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科技巨头与军事部门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推动军事技术的革新。然而,这也带来了伦理和法律的挑战,如何在技术创新与人道主义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