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专家推荐:如何通过饮食调理降低尿蛋白?
首都医科大学专家推荐:如何通过饮食调理降低尿蛋白?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肾内科主任周亦伦指出,蛋白尿是肾功能恶化的重要表现,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饮食建议:
控制蛋白质摄入量
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摄入量在0.6-0.8克之间。例如,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36-48克。
优质蛋白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鸡肉等。其中,鱼肉和鸡肉等白肉是更好的选择。红肉如猪肉、牛肉等应尽量少吃,鸡蛋每天不超过1个,奶类不超过300毫升。
低盐低脂饮食
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和水肿,因此需要控制盐的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小于5克,合并水肿的患者每日应小于3克。同时要避免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
蔬菜水果适量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十分重要。但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出现水肿和高钾血症时,需要谨慎控制摄入量。
高钾食物如香蕉、橘子等水果,颜色深的绿叶菜、蘑菇等,肾脏病患者应适量减少摄入。蔬菜推荐焯水弃汤后进食。水果中含水量大的,如西瓜,水肿患者也需限制量。
其他注意事项
控制磷的摄入: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高磷血症,应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坚果、粗粮等。
保持充足热量:如果热量摄入不足,不仅会导致身体消瘦、抵抗力下降,还会产生更多尿素氮,导致尿毒累积。可以通过食用高热量低蛋白的食物来补充热量。
定期监测: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及肾功能等指标,评估肾脏病情。
合理用药:患者应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用药,避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很多保健品成分不明,有潜在导致肾病的风险。
通过科学的饮食调理和生活方式改善,可以有效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降低尿蛋白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调理不能替代医生的治疗,患者应定期就医,遵医嘱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