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提质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打造区域医疗中心 提质家门口的医疗服务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80226

全面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上海促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首批“上海市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目前正在试运行的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龙川北路新院区,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均衡区域南北医疗资源布局、满足上海徐汇南部居民医疗需求的重大民生项目。试运行至今,医院门急诊19.8万人次,同比上涨4.95%;住院患者1.22万人次,同比上涨8.03%;手术患者1.80万人次,同比上涨13.12%;三四级手术量4,888台,同比上涨24.09%。

徐汇区中心医院学科齐全,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专科13个,区级重点学科16个,培育了心内科介入、外科微创、消化内镜、康复治疗等鲜明的特色专科,在同级同类医院中已处于领先水平。医院聚焦重点学科建设,葛均波院士工作站、张旭院士工作站、蒋华良院士工作站、“大国工匠”周平红内镜工作站相继落地医院。“国家胸痛中心”、“中国心脏康复中心”、“脑卒中中心”先后通过国家认证。院士、大国工匠工作站带动了学科全面发展,心血管内科在葛均波院士及团队专家引领下学科影响力全面提升,心血管手术数量上升63.68%。中山医院相关临床专家到医院担任学科带头人、学术主任,为学科特色引领了方向。

第一轮医联体建设期间,徐汇区中心医院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专家沉下来,徐汇医生走出去。上转中山医院患者共计4610人次,上转患者科室主要集中在普外科、心内科、内镜中心、泌尿外科、胸外科、肿瘤科等科室,上转患者类型主要为术前抗感染、新辅助化疗等患者、疑难危重患者、IV级手术患者(胆道外科)。

开通绿色通道转诊2718人次,设置专用病房128张。承担区域医疗中心承上启下功能,接收中山医院的术后及稳定期病人的转诊,主要集中在多发伤稳定期、心胸外科术后、肿瘤晚期、肿瘤术后、恶性消化道梗阻病员姑息性治疗转诊。

除了对医疗配置做“加减法”,提升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能力是建设“硬道理”。徐汇区中心医院将做精做实诊疗服务,力争在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上达到市级医院水准;打造区内医学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平台,赋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经家庭医生转诊的签约居民提供“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服务等。

徐汇区康复医院,预计新增床位200张,将承接老龄化社会带来的各类康复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全新的康复医院由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科发展而来。一个学科里“孵出”一家康复医院,原本的学科实力不容小觑。徐汇区中心医院康复科是市重点专科,其科技影响力连续5年在全市区域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里排名第一。

徐汇区目前拥有两家区域医疗中心,分别是徐汇区中心医院和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根据新布局,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急诊与危重症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大华医院将向中西医结合医院转型,落地南部医疗中心的徐汇区康复医院和妇幼医院预计年底建成并投用。

未来,徐汇区将进一步强化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强市、区、社区三级医疗机构协同联动,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的功能化、人性化、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打造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徐汇方案”,让居民能在家门口获得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群众和广大医务人员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