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汉明帝到现代:元宵节赏花灯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汉明帝到现代:元宵节赏花灯的前世今生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59490455_120360322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83%E5%AE%B5%E8%8A%82/118213
3.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2A02SB500
4.
https://www.sohu.com/a/758490696_388741
5.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3828
6.
https://www.hnxrmt.com/content/646846/67/13553824.html
7.
https://www.wukongsch.com/blog/zh/lantern-festival-post-20746/
8.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9c61dee4b079b6f8b5eeec.html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元宵节赏花灯,这一流传千年的民俗活动,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光明与希望的向往。它的起源,要追溯到东汉明帝时期。

01

起源:汉明帝的佛教礼仪

东汉明帝(公元58年—75年在位)时期,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据《僧史略》记载,明帝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便下令在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并要求士族庶民都挂灯。这种原本的佛教礼仪活动,逐渐演变为民间盛大的节日庆典。

02

演变:从宫廷到民间的流传

从汉朝开始,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从中原扩展到全国各地。到了隋唐时期,这一习俗已经深入人心。隋炀帝在《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中描绘了当时元宵节的盛况:“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宋代以后,元宵节赏花灯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都城汴京的元宵灯会,灯品繁多,造型各异,有“玉梅”、“雪柳”、“菩提叶”等,还有用绢纱、彩纸等材料制成的各种花灯,栩栩如生。

03

创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进入现代社会,元宵节赏花灯的习俗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在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以2025年春节期间上海青浦蟠龙天地的“巳物影·江南年”活动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完美融合。

在蟠龙天地,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由国家级非遗灯彩传承人精心制作的“古桥灵蛇”大型花灯,还可以参与乙巳庙会、绿地篝火、灯影舞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花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如用铁丝代替竹篾,用电子灯替代蜡烛,既保留了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元素。

04

文化内涵:团圆与祈福的象征

元宵节赏花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上的传承。它寄托着中国人对团圆、美满生活的向往,也蕴含着对平安、幸福的祈愿。正如南宋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所写:“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2008年,元宵节民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元宵节文化价值的认可,更是对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视。在新时代,元宵节赏花灯这一传统习俗,正以创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元宵节赏花灯,从汉明帝时期的佛教礼仪,到现代都市的非遗创新,这一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每一代中国人都能在璀璨的灯火中,感受到家的温暖与文化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