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压力大?专家建议降低缴费比例
社保缴费压力大?专家建议降低缴费比例
2025年伊始,多地陆续调整社保缴费基数,引发广泛关注。据最新政策,广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27501元,福建省2025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提高至4043元/月,湖北省更是分三档设定缴费基数,最高达7489元/月。这一系列调整,无疑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更大的社保缴费压力。
企业困境:经营压力下的社保负担
近年来,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断保、欠费现象时有发生。据中国社会保障学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遵缴率(缴费人数占参保人员的比例)从2011年的85.2%下降到2022年的80.8%。
“我们公司去年营收下滑,但社保费用却因为基数上调而增加,这让我们感到很无奈。”某中小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知道社保很重要,但在经营压力面前,确实有些力不从心。”
个人困境:低收入群体的断保危机
对低收入人群而言,社保缴费压力同样不容忽视。目前五项险种缴费额占职工工资的35%左右,以个体身份参保人员的缴费均由个人承担。执法检查发现,不少低收入人群实际收入低于最低缴费基数。随着社平工资每年上调,低收入人群社保费同步上调,造成低收入人群“被平均”,加重了缴费负担,这也是近年来部分低收入群体“断保”的重要原因。
“我每个月工资才3000多元,社保就要扣掉近400元,感觉压力很大。”在北京打工的张女士说,“有时候真的想停掉社保,但又担心以后的养老问题。”
专家建议:降低缴费比例,取消户籍限制
面对社保缴费压力,专家建议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建议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促进人才流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进则指出,应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比例,减轻个人负担。
此外,专家还建议改革居民医保筹资方式,探索缴费与可支配收入挂钩的实现路径。这将有助于解决低收入群体缴费负担重的问题,提高参保积极性。
借鉴日本经验:完善三支柱体系
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的养老体系值得借鉴。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第一支柱)占比66.8%,企业补充养老金(第二支柱)占比29.4%,个人储蓄养老金(第三支柱)占比8.9%。相比之下,我国第一支柱占比58.4%,第二支柱占比41.6%,第三支柱刚刚起步。
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包括国民年金制度和厚生年金制度。其中,厚生年金的保险费率(月薪的比例)为18.3%,由公司与个人各承担50%。这种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既减轻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又保障了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
展望未来:社保制度的优化方向
要解决社保缴费压力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首先,应逐步降低社保缴费比例,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其次,要完善社保制度设计,提高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最后,应大力发展第二、第三支柱,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社保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陆铭教授表示,“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改革措施落地,让社保制度真正成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
社保缴费压力问题,关系到每一个参保人的切身利益。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借鉴国际经验,推动社保制度改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