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沿着《宿建德江》,打卡诗画浙江新地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沿着《宿建德江》,打卡诗画浙江新地标

引用
人民网
13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3/27/nw.D110000renmrb_20240327_1-11.htm
2.
https://www.sohu.com/a/795641928_121124763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7%8C%E5%BE%B7%E5%8E%BF/3356659
4.
http://zj.people.com.cn/n2/2024/1001/c370990-40996914.html
5.
https://www.sohu.com/a/759533845_120596020
6.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6A074SQ00
7.
https://hk.trip.com/moments/detail/jiande-687-124328513/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7158714423557259272
9.
https://wgly.hangzhou.gov.cn/art/2025/1/26/art_1229505585_58959061.html
10.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2833361
11.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1647
12.
https://www.wenzhou.gov.cn/art/2024/2/25/art_1217829_59240451.html
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8B%E6%B1%9F%E6%96%87%E5%8C%96%E4%B8%AD%E5%BF%83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宿建德江》,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烟波浩渺、月色朦胧的诗意世界。千年后,当我们沿着诗人的足迹,漫步在浙江的山水间,不禁感叹:这片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的土地,如今已化身为一座座文化地标,让古人的诗意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延续。

01

《江清月近人》:诗意的现代演绎

在杭州建德市的新安江畔,一场名为《江清月近人》的实景演艺,将孟浩然的诗境化作了现实中的美景。演出地点选在月亮岛(原名“江上瀛洲”),以千年严州文化为脉络,通过灯光、舞美等现代技术手段,将“烟渚千年事,江月万古情”完美呈现。

最特别的是,观众可以免费体验汉服,身着传统服饰观赏演出。在演出开始前,换上一袭飘逸的汉服,漫步在月色下的江畔,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唐朝。演出结束后,还可以乘船夜游新安江,感受“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境。

值得一提的是,建德江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美食的天堂。这里盛产各类江鲜,其中棍子鱼、九姓鱼头王、酸菜鱼等都是不容错过的美味。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不妨沿着李白、孟浩然等名家的足迹,感受与山水融为一体的“泛舟之行”。

02

之江文化中心:文化的集聚与创新

如果说《江清月近人》是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那么之江文化中心则是浙江文化的新地标。这座位于钱塘江畔的建筑群,由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组成,是浙江省体量最大的现代复合文化综合体。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是“四馆”中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拥有专门的藏品技术保护专区,包括实验室、修复室、文保处理室等近40间。新馆推出通史类大展“浙江历史文化陈列”、5个学术类常设展览、9个人文类展览,构建起多维度文化内容。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则通过“口传·印记”“手艺·生活”等五大板块,活态展示浙江非遗的独特风貌。观众可以参观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统木船制造技艺1∶1还原定制的海船,还能“偶遇”木版水印技艺、锡雕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现场制作过程。

浙江图书馆之江馆和浙江文学馆则呈现出浓浓的书卷气。展陈以重要作家、作品、文体、流派等展现浙江文学的主要成就,并打造具有沉浸式体验感的文学场景,用数字化手段丰富展陈空间。

从建筑总体上看,4座场馆各自独立,如何通过设计语言,让之江文化中心更具整体性?该项目总设计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曹跃进说,打造出更友好、更舒适的文化空间,做好协同设计是重要一环。
“按常规思路,公共服务中心一般设计成地面上的多层建筑,但我们把它布局在地下空间,连接4个场馆,分布文创、商业、会展、餐饮等业态,让参观者有了更便捷的体验。”曹跃进说,公共服务中心地下分布设有12个文化气息浓郁的下沉式庭院景观,能满足地下空间采光、通风等要求,地上设计为开放式城市文化景观公园,中间留出大片绿地供百姓休闲。

03

泰顺百家宴: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

如果说之江文化中心代表了浙江文化的现代发展,那么泰顺百家宴则展现了浙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每年元宵节期间,泰顺都会举办百家宴活动,2024年首次入选浙江省“民间民俗·多彩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

2024年2月24日,近500张圆桌从三魁镇百家宴广场,沿着龟岩路一路摆进了张宅村文化礼堂。来自天南海北的五千余名游客或是拉起家常,或是品尝美食,现场一片“百桌连席、千人同庆”的场景。来自塔吉克斯坦、就读于温州医科大学的海外传播官阿珂莫(Ergashev Akmal)对此赞不绝口:“我来到中国11年,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坐在一起共庆传统节日,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中国文化。”

一日精彩,一年准备。时隔四年的宴席再开,从选福首到请厨师,从种福菜到养福猪、酿福酒、做福糕、备福柴……每个环节都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元宵节前两天,70岁的“福首”张来允就开始清点需要用到的桌凳盘碗、南北货、食材等物件数量,为2024年“吉祥泰顺·百家福宴”民俗文化风情节做最后准备,“来的都是客,泰顺的接待自然要周到!”

温州市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一钢介绍,我市有着丰富民俗文化的优势,以百家宴为例,从简单的吃福酒逐步打造成为乡村节日的文化品牌,既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也提高了百姓的幸福指数。“包括温州拦街福、周岙的挑灯、瑞安曹村的花灯、乐清的抬阁等,都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我们要像哈尔滨的冰雪节一样把他们做到极致,凝聚成为温州的特色,有力实现文旅助推经济发展。”潘一钢说。

泰顺的百家宴举办了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的外地客人都在这一天沐浴着泰顺的“春福”。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天活动来访游客1万多人。“走走走!一起去祈福啊!”酒足饭饱后,不知谁喊了一句,引起许多人的响应。随着仪仗队、锣鼓队、灯舞队、戏曲人物的缓缓前行,沿途的游客也合掌作揖,在新的一年里为家人与亲友祈福祝愿。

木偶戏表演、越剧表演、主题市集、非遗表演、无人机表演、烟花秀……这厢的舞龙上下翻飞,那头的舞狮蹴球活灵活现;狮子灯、跑马灯汇入人群,台上的越剧表演行云流水,木偶戏逼真的表演让孩子们目不转睛。泰顺县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林雪庆说:“我们深入挖掘本土民俗文化,把传统节庆活动与文旅最新消费业态结合,加入更多符合年轻人口味的节目,并打造文旅IP品牌形象增加泰顺知名度。”

从建德江的诗意山水,到之江文化中心的现代文化综合体,再到泰顺百家宴的民俗风情,浙江的文化地标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厚重,更体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写,“江清月近人”,文化与人,永远是最近的距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