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春节民俗活动大揭秘:穿新衣、拜大年、吃汤圆!
四川春节民俗活动大揭秘:穿新衣、拜大年、吃汤圆!
2025年春节,四川将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迎接首个“非遗版”春节。作为春节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四川的春节习俗不仅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传承,更展现了巴蜀人民的热情与智慧。
官方活动:700余场非遗展示点亮新春
春节期间,四川将举办超过700场非遗传承展示活动,涵盖公共文化服务、文博展览、惠民文艺演出等多个板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今年的灯会规模空前,共有12组特大型灯组,200余组中小型灯组,来自全国15个省、直辖市的近50件非遗彩灯作品集中展陈,为游客打造了一个“灯会博物馆”。
在成都,宽窄巷子推出“民间有戏”活动,川剧变脸、黄梅戏等传统戏曲轮番上演,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戏曲博物馆”。同时,成都大庙会、阆中古城庙会等传统活动也将如期举行,集民俗表演、传统美食于一体,让游客感受浓浓的年味。
民间习俗:打春牛、舞龙舞狮展现传统魅力
在四川,春节不仅有官方组织的大型活动,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立春当天,成都、华阳等地会举行打春牛仪式。春牛由黄泥塑成,高4尺、长8尺,身上绘有四时八节、三百六十五天等图案。知县或春官会执春鞭,边打边唱:“一打春牛头,国泰民安;二打春牛腰,风调雨顺;三打春牛尾,五谷丰登。”打碎的春牛泥巴会被民众争抢,带回家供奉,寄托对丰收的期盼。
舞龙舞狮也是四川春节不可或缺的活动。在成都、自贡、阆中等地,舞龙舞狮表演热闹非凡。表演者身着鲜艳的服装,将龙和狮子舞得活灵活现,现场气氛热烈,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文化特色:戏曲、非遗展现巴蜀风情
春节期间,四川各地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都宽窄巷子推出“民间有戏”活动,川剧变脸、黄梅戏等传统戏曲轮番上演,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戏曲博物馆”。同时,成都东门市井灯会邀请自贡非遗灯饰匠人,展示传统工艺,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各大博物馆也推出特色展览,如四川博物院的“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展,成都博物馆的“锦城丝管——文物见证下的音乐成都”展,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古希腊:神话、英雄与命运”展,四川大学博物馆的“群星点亮的夜空——波斯文化艺术四千年”展等,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传统习俗:守岁、拜年、吃汤圆
除夕夜,四川人会全家团聚,守岁迎新。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少不了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寓意团圆的汤圆和象征长寿的面条。守岁结束后,长辈会给晚辈发放压岁钱,寄托对下一代的美好祝愿。
大年初一,人们会穿上新衣,互相拜年祝福。在四川,拜年时不仅要向长辈行礼,还要给长辈磕头,长辈则会给晚辈发红包。此外,春节期间,四川人还会走亲访友,互赠年货,共度佳节。
特色美食:春饼、汤圆里的年味
立春这天,四川人有吃春饼的习俗,也叫咬春。春饼用面粉或米粉摊成薄饼,再把葱丝、萝卜丝、芹菜丝等放上去,然后裹成卷。裹好的春饼放在盘子里,浇点保宁醋、温江酱油或红白酱油,以及二荆条海椒熬成的熟红油,再撒点芝麻、汉源花椒面。此时的春饼,红白相间、香脆可口,可谓色香味俱全。
正月初一和元宵节,四川人还会吃汤圆,象征团圆美满。汤圆的馅料多样,有芝麻、花生、豆沙等,甜糯可口,深受人们喜爱。
四川的春节民俗活动,既展现了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辞旧迎新的传统美德。在这个春节,不妨来四川感受一下这浓厚的年味,体验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