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释迦牟尼佛教你理解“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释迦牟尼佛教你理解“劫”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411061
2.
https://fo.china.com/fostory/20001207/20241120/25939996.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39332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D%9B%E6%95%99
5.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3196061/3?p2=108694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AB%E6%B3%95
7.
http://www.ihss.pku.edu.cn/templates/learning/index.aspx?nodeid=123&page=ContentPage&contentid=5404

“劫”是佛教中表示极长时间的单位,分为小劫、中劫和大劫。一小劫约等于1679.8万年,一中劫由20个小劫组成,相当于3.3596亿年,而一大劫则包含成、住、坏、空四个阶段,总计80个中劫,约为134.384亿年。此外,还有“无量劫”的概念,意指无法计量的漫长时间。

在佛教实践中,“劫”这一时间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石窟造像等艺术形式中,以表达永恒与无常的哲学思考。例如,响堂山石窟中的造像试图描绘佛教理想化的、超越时间的永恒之美。在一个秩序崩溃、生灵涂炭的时代,统治者一方面试图利用佛教关于忍受痛苦、自我牺牲的教义,麻痹民众、维系统治;另一方面,即便是高高在上、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统治者,也时常感到命运之无常与自身之渺小,渴望通过石刻造像窃取佛陀的永恒,完成自身的救赎。

与其他宗教的时间概念相比,佛教的“劫”具有独特的特点。它不仅包含了极长的时间跨度,还与佛教的轮回和解脱教义紧密相连。这种时间观念对古印度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人们理解宇宙和生命的重要框架。

在现代语境下,我们可以将“劫”的概念与科学的宇宙观相结合。例如,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与恒星的生与死、银河系的毁灭与重建等科学理论相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深奥的时间概念。同时,这也体现了佛教对宇宙循环与生命轮回的深刻思考,与现代科学对宇宙演化的认识有着惊人的共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