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冒律师诈骗:教你如何识别和防范
警惕假冒律师诈骗:教你如何识别和防范
近日,江苏盐城的殷女士遭遇了一起典型的假冒律师诈骗案件,不仅没有追回之前被骗的20余万元,反而又损失了50余万元。这起案件再次敲响了警钟:在寻求法律帮助时,如何辨别真假律师,避免二次被骗?
假冒律师诈骗的常见手法
假冒律师诈骗案件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骗子通常利用受害者急于维权的心理,通过以下几种手法实施诈骗:
网络虚假宣传:在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发布虚假广告,声称可以提供法律咨询或代理服务。
冒充身份:冒充港澳律师或声称有特殊关系,利用受害者对法律程序的不了解进行欺骗。
承诺保证:承诺可以追回被骗资金或保证案件胜诉,收取所谓的“律师费”或“手续费”。
虚构费用:以“立案费”“材料费”“诉讼费”等名义不断要求转账。
如何辨别真假律师
为了避免上当受骗,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您辨别真假律师:
查询执业资格:要求对方提供律师执业证书,并通过当地司法行政机关官网或法务部律师查询系统进行核实。
当面沟通:正规律师通常愿意安排面对面会议,讨论案件细节。如果对方只愿意在线沟通,要格外警惕。
合理收费:正规律师会根据当地律师协会的收费标准收费,不会承诺“先免费后收费”或“成功后再付费”。
正规合同:要求签订正式的法律服务合同,明确服务内容和费用标准。
遭遇假冒律师诈骗怎么办
一旦发现可能遭遇假冒律师诈骗,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止支付:立即停止向对方支付任何费用。
保留证据:保存所有与对方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报警处理: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所有相关证据。
法律援助:如果需要,可以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法律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定,未取得律师执业证书的人员不得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假冒律师从事法律服务活动,轻则可能被处以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重则可能构成诈骗罪,面临刑事处罚。
结语
在寻求法律帮助时,一定要保持警惕,选择正规的律师事务所和有执业资格的律师。不要轻信“百分百胜诉”或“保证追回资金”等承诺,这些往往是诈骗的套路。记住,法律服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选择合适的律师不仅能帮助您维护权益,更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