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宏远A重组大戏:机会还是风险?
粤宏远A重组大戏:机会还是风险?
2025年开年,粤宏远A(000573.SZ)成为A股市场最耀眼的明星之一。1月2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创智能”)约60%股份。这一消息犹如平地惊雷,引发市场强烈反响。
从“六连板”到跌停:市场用脚投票
受重组消息刺激,粤宏远A从1月3日起连续收获6个涨停板,期间两次发布股价异常波动公告。截至1月13日收盘,公司年内涨幅高达66.56%,在全市场所有A股中高居第二位。然而好景不长,1月13日,粤宏远A以跌停板报收,全天交易额达11.4亿元。
博创智能:屡败屡战的IPO“钉子户”
博创智能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智能注塑成型装备领域,是塑料机械行业入选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同时亦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旗下多款产品被列入国家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行业排名位居前列。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明星企业”,却有着一段坎坷的IPO经历。自2012年以来,博创智能先后6次尝试在A股上市,但均以失败告终。最近一次是在2024年6月,因“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等原因,上交所终止了其发行上市审核。
粤宏远A的转型之路:迫在眉睫
粤宏远A选择此时转型,背后有着深刻的现实考量。统计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至2023年的营业收入逐年下降,分别为12.12亿元、9.47亿元、3.52亿元,转型压力明显。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已成为公司的当务之急。
机遇与风险并存
此次收购对粤宏远A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机遇。智能注塑成型装备属于国家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通过此次收购,公司有望快速切入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降低对单一行业的依赖。
但机遇背后也潜藏着风险。博创智能虽然技术实力雄厚,但其多次IPO失败的经历不得不让人对其公司治理和财务状况产生疑虑。此外,粤宏远A此次收购采用现金支付方式,可能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较大压力。
投资者该如何抉择?
海通证券分析师指出:“1月大盘出现调整,能在弱市中上涨的品种实在不易。不过,对于累计涨幅过大的品种,不宜再去追涨,投资者可多在涨幅相对温和的品种中寻找机会。”
对于粤宏远A的投资者来说,此次重组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小的风险。在股价已经大幅上涨的情况下,投资者需要谨慎评估其实际成长能力及未来盈利能力,理性对待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