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原始森林里的野生动物:生存危机与保护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原始森林里的野生动物:生存危机与保护希望

引用
中国商务部网站
8
来源
1.
http://chinawto.mofcom.gov.cn/article/ap/p/202408/20240803531736.s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3/18/nw.D110000renmrb_20240318_1-16.htm
3.
http://news.china.com.cn/2024-08/16/content_117370242.shtml
4.
http://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79628
5.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05/1128646
6.
http://www.npadata.cn/sf_705BFFD717AD4CE48FC9751C17DD8A9D_306_4FDB8DAA241.html
7.
https://news.un.org/zh/story/2024/02/1126597
8.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6/content_6958609.htm

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森林覆盖率正面临严峻挑战。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24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显示,尽管近年来全球森林砍伐量呈下降趋势,但森林生态系统仍面临多重威胁。

01

人类活动对原始森林动物的影响

原始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为数百万种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原始森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这对野生动物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栖息地丧失

农业扩张、城市化和采矿等活动是导致森林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全球约80%依赖森林生存的物种因栖息地减少而面临威胁。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每年平均损失约1200万公顷的森林,相当于每分钟失去27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面积。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影响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和野火,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2023年,全球山火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66.87亿吨,其中仅加拿大就发生了6868起山火,过火面积达1460万公顷,是过去20年平均水平的5倍多。

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塑料垃圾等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直接危害动物健康,并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更广泛的影响。例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会通过水体进入鱼类体内,最终影响到整个食物链的健康。

过度开发

非法狩猎和偷猎导致许多珍稀动物数量锐减,破坏生态平衡。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24年世界野生动植物犯罪报告》显示,每年约有400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成为非法贸易的牺牲品。2015年至2021年期间,各国执法机构共没收了1300万件非法贸易物品,总重量超过1.6万吨。

入侵物种

人为引入的外来物种会抢占本地动物资源,甚至捕食本土物种,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冲击。例如,在亚洲部分国家,松材线虫已严重破坏本土松林,预计到2027年,一些病虫害还可能对北美部分地区的森林造成破坏性影响。

行为适应

为应对人类干扰,一些动物调整行为方式,如改变活动时间和觅食策略,但这些适应可能带来新的生存挑战。在新疆卡拉麦里山保护区,矿业开发导致鹅喉羚增加警戒时间,集群规模也发生变化。海南岛上,由于过度猎杀、热带雨林减少及农作物种植扩张,大型哺乳动物种群急剧下降。

02

全球保护进展与科技创新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国际社会正在采取行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多次呼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野生动物。科技创新正在为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非洲的保护实践

在非洲,一些国家设立了国家公园和动物保护区,并配备野生动物巡护员,以监督和打击非法盗猎与交易。肯尼亚的一个动物保护组织开发了名为“区域感知系统”的软件,通过卫星定位项圈等设备,将特定区域的数据集成于一张地图,包括野生动物位置、巡护员和车辆位置、发生过盗猎的地点、枪击信号等,以持续监测大象、犀牛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

通过这些保护举措,非洲犀牛总数2022年增加了5.2%,其中白犀牛数量自2012年以来首次出现增长。

东南亚的保护行动

东南亚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之一。近年来,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等国通过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加大打击野生动物走私力度、颁布野生动物进出口禁令等,打击日益猖獗的野生动物非法贸易。

欧洲的保护经验

一些欧洲国家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体系和技术手段。波兰等国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动物种群及其自然栖息地,并使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大大提高了数据收集的准确性。根据2022年发布的《欧洲野生动物恢复》报告,得益于立法保护、栖息地恢复等措施,欧洲多种肉食动物数量大幅增长,其中灰狼数量恢复最快,从上世纪70年代仅剩几个狼群增至1.7万头。

03

中国的积极贡献

作为生物多样性大国,中国在助力全球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不断完善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政策法规,包括重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扩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等,对野生动物保护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和严厉的依法打击行动。

在打击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方面,中国不断强化野生动物进出口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生态护林员”制度,持续广泛地进行公众教育,并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打击行动,查办一大批野生动物案件。中国对濒危物种走私案件的打击成果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联合国助理秘书长乔伊斯评价“中国为全世界树立了榜样”。

在中国多地,一些国家公园建立了动态监测系统以对动物进行识别、拍摄,将大熊猫、东北虎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的影像实时回传,使工作人员随时掌握保护区内的情况;通过使用红外相机等,发现了雪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规律,为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了对野生动物的“画像”和身份识别……

近年来,中国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培植、放归或回归自然等多种措施,有效增强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亚洲象、雪豹、东北虎、海南长臂猿、黔金丝猴、藏羚羊等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朱鹮受威胁等级从“极危”降到“濒危”,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荒漠猫首次出现在祁连山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成为全球20种长臂猿中唯一呈种群恢复状态的物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先后与20个国家的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有效提升了大熊猫保护研究能力,促进了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合作。中国与非洲合作开展野生动物保护行动,支持非洲实施多个相关项目,并同南非、肯尼亚等国签署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合作协议。近年来,中国还与有关国家、区域或国际政府间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合作……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中国在野生动物保护行动和国际合作中的积极参与,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助力。

04

展望未来

面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严峻形势,国际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这一挑战。科技创新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要实现可持续的保护效果,还需要在政策制定、市场监管、执法行动等方面持续发力。同时,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行动,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途径。

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所言:“科学和创新是解决林业问题的关键。”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我们有望为地球上的野生动植物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