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卢卡斯点赞:《封神》特效炸裂
乔治·卢卡斯点赞:《封神》特效炸裂
备受瞩目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在蛇年春节档上映,其特效水平引发了广泛讨论。近日,国际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对《封神》系列特效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视觉效果震撼逼真,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发展的成果。
特效升级:从"粗糙"到"炸裂"
相比于第一部,《封神2》在特效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导演乌尔善及其制作团队在创作之初就具备特效思维,对于不同的场景提前确定制作方案:确定哪些实拍、哪些采用特效、哪些虚实结合,这样即保证了制作流程的顺利进行,也打通了前后期合作,使视觉效果的实现更具整体性及稳定性保障。
国际化合作:21国团队打造视听盛宴
《封神》系列电影在制片过程中,寻求多方面的国际化合作,据说整个创作团队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这不仅提升了电影的技术水平,也拓宽了电影的市场空间,也为中国的电影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机会。除了聘请好莱坞知名的特效指导,更与《卧虎藏龙》的艺术指导、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艺术设计和最佳服装设计的艺术家叶锦添的合作,为这部中国神话增加了许多原创性的设计,兼具中国传统和艺术创新,可以让观众抛开对神话故事的刻板印象,也能吸引全世界的观众,让他们对中国的神话感兴趣。
传统文化:特效中的东方美学
《封神》系列使用多元化制作方式,辅助叙事的真实展开。摄制组在多个博物馆寻找商朝文物和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元素,美术组根据史实的造型风格和符纹样式进行艺术加工,设计建筑宫殿、角色造型、模型道具等,这些设计能让中国观众指涉到真实且有奢华感的“文化记忆”;除了“鹿台”等大规模场景采用三维制作外景,多数有人演出的场景等均采用实景实拍辅以特效气氛或背景:大规模棚内实景加抠像背景合成,即保证了摄影、灯光的可控和稳定,也提供给演员表演足够的临场感,同时为延伸场景、合成特殊气氛等后期制作的顺利提供了保障。
技术突破: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特效技术在特效大片的工业化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眼下观众对电影的需求,也在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更关注视觉效果带来的沉浸感。《封神》系列电影在特效制作上采用了许多国际先进的特效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电影创造奇观场景、使其画面效果更加震撼和逼真。如“姜子牙返老还童”“申公豹断头”“狐妖移魂”“杨戬遁术变幻”“哪吒甩混天绫”等角色及情境,这些中国玄幻故事中经常出现的神话元素,可以通过CGI、抠像、合成、变形、变速等技术,不依赖蒙太奇而直接呈现其变化过程,其变化的真实感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未来展望: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里程碑
《封神》系列不仅展示了中国特效大片的整体水平,也为未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期待中国电影制作团队在发掘更多优秀的中国IP的同时,继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探索与传播,形成文化间的情感共鸣。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将为特效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未来的中国电影将更具特色,走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