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润霖院士推荐:芪苈强心胶囊缓解心慌气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润霖院士推荐:芪苈强心胶囊缓解心慌气短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8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d85a83e688a4
2.
https://cmtopdr.com/post/detail/8774eef0-fd12-46dd-8a85-cfe3af6d9307
3.
https://www.mdweekly.com.cn/m/article/detail?id=50921
4.
https://www.caivd-org.cn/article.asp?id=16521
5.
http://www.news.cn/health/20241209/5051974c25254c7fa5d554ddb6d9b3b5/c.html
6.
https://www.scholarmate.com/S/ABElsU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7322
8.
https://rs.yiigle.com/cmaid/1495488

北京时间2024年8月2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新立教授牵头开展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QUEST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可显著降低HFrEF(射血分数降低心衰)患者心衰恶化再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发生风险。

研究背景与设计

心力衰竭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尽管目前的药物治疗方案能够改善HFrEF患者的预后,但5年生存率仍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且心血管事件和因心力衰竭住院的风险依然较高。

芪苈强心胶囊是基于中医络病理论研发的创新中药,由黄芪、附子、人参等11味药组方而成,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功效。2013年6月,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心衰学组委托,在高润霖院士、张伯礼院士及黄峻教授的指导下,由李新立教授主要牵头完成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患者有效性与安全性多中心临床试验”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研究结果显示,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芪苈强心胶囊可提高临床疗效16%。

为进一步探索芪苈强心胶囊能否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结局,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正式启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子课题“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QUEST研究)”。此项研究继续由李新立教授团队牵头,以心血管死亡率与心衰恶化再住院率为主要研究终点,旨在进一步探索芪苈强心胶囊治疗HFrEF患者的长期用药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QUEST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化、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该研究在中国133家医院进行,共纳入3110例HFrEF[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成年患者,患者NT-proBNP≥450pg/ml,平均年龄62岁。患者入组前接受标准治疗≥2周,入组后用药剂量未改变。基线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等。患者按1:1随机分组,在慢性心衰标准治疗方案下接受芪苈强心胶囊或安慰剂治疗(每日三次,每次四粒)。

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和心衰恶化再住院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首次因心衰住院、NT-proBNP下降率等。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8.3个月。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对比,芪苈强心胶囊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恶化再住院的复合终点)的发生风险22%[25.02% vs 30.03%,风险比(HR)=0.78,95%CI:0.680.90,P<0.001];并分别显著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7%(HR=0.83,95%CI:0.680.996,P=0.045)、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24%(HR=0.76,95%CI:0.64~0.90,P=0.002)。

此外,芪苈强心胶囊组因心力衰竭恶化、心脏骤停复苏、恶性心律失常或非致命性卒中等合并症放弃治疗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HR=0.58,95%CI:0.350.94,P=0.027)。基线及3个月随访结果提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在NT-proBNP水平降低方面更为显著(-444pg/ml vs -363pg/ml,P=0.047);在全因死亡风险方面与安慰剂组相比未见显著差异(HR=0.84,95%CI:0.701.01,P=0.058)。

安全性分析

在安全性方面,芪苈强心胶囊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本研究中,芪苈强心胶囊组同安慰剂组相比,未显著增加严重不良事件(SAEs)和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AEs),未增加胃肠道症状、肾功能恶化、肝酶升高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专家评价

《自然医学》编辑部发表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教授和田庄教授撰写的述评称:QUEST研究设计严谨,采用了严格的入组标准和随机化,以保证最终产生高质量的研究证据,该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研究的价值超出了芪苈强心本身,其成功为传统中医药的高质量循证研究设立了“标杆”,展现了传统中医药的潜力,为其融入现代医学治疗领域,走上国际开辟了道路。述评中强调,QUEST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实践提供了成功的案例:既尊重和利用传统医学的智慧,又拥抱现代科学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开辟了改善心衰患者预后治疗的新途径,将为世界整体医疗保健带来巨大的希望。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高级顾问、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Carolyn S.P. Lam教授指出,QUEST研究获得了一种可能被中国数百万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的传统药物的科学严谨的临床证据。基于该研究所提供的重要长期结果数据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证实芪苈强心胶囊可用于改善中国广大心衰患者预后。Carolyn S.P. Lam教授特别指出,QUEST研究提高了中国传统药物临床证据水平,其设计的传统医学临床证据新标准,也对现代医学的精准治疗方法提出了挑战。

我国著名心血管专家葛均波院士高度评价QUEST研究。他指出,中国QUEST研究是一项十分了不起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在目前心衰标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芪苈强心胶囊能够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改善病人的死亡与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临床始终在寻找治疗心衰的创新药物,这一研究结果令人兴奋,也为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药物和治疗选择。

结语

统计显示,全球约有6430万人患有心力衰竭,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沉重的压力。尽管目前临床上有针对HFrEF患者制定的可改善患者预后的指南指导药物治疗(GDMT)方案,但我国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未得到明显改善。李新立教授牵头开展的QUEST研究,通过严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证实了中药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降低HFrEF患者因心衰恶化再住院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为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该研究对芪苈强心胶囊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进行了严格评估,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这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心力衰竭患者至关重要。

可以看到,QUEST研究证实了芪苈强心胶囊在改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方面的潜在价值,也为中医药在现代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证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