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豆瓣年度必读佳作出炉!
《纽约时报》&豆瓣年度必读佳作出炉!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剁手”时刻!《纽约时报》和豆瓣相继发布了2023年度最佳图书榜单,让不少书虫们犯了选择困难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备受推崇的佳作吧!
《纽约时报》的“年度十大”
《纽约时报》的年度榜单向来以严谨著称,今年也不例外。他们从春天就开始讨论候选书目,经过多轮筛选,最终选出了这10本佳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让评委们争论得面红耳赤的书到底有何魅力。
虚构类
《All Fours》(暂译为《狗趴》)
这是米兰达·朱利的第二部小说,讲述了一位已婚母亲兼艺术家的故事。她住进离家很近的一家汽车旅馆,与一位年轻的租车店员工发生了婚外情,令她的单人越野公路旅行泡汤。这部小说成了本年度的文学话题,被誉为“每个群聊里的话题——至少是每个40岁以上女性群聊里的话题”,是“第一部伟大的更年期小说”,这还只是众多讨论本书主题的文章中的两篇。这本书在性方面非常坦率,充满作者不拘一格的幽默,最后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为了改变生活,你愿意冒什么风险?《James》(《詹姆斯》)
帕西瓦尔·埃弗雷特的这部作品是对美国文学经典《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全新诠释。他从吉姆(詹姆斯)的视角重新讲述了这个故事,展现了一个要在人前装作大字不识的思想者和写作者,在为自由奋力抗争。埃弗雷特的小说堪称一箭三雕——它凸显了美国历史中的恐怖,把一部美国经典著作变得更复杂丰富,同时它本身也是一部极具原创性的精彩作品。《Martyr!》(《殉道者!》)
卡韦赫·阿克巴尔的这部小说处女作通过一个伊朗裔美国人的视角,探讨了身份认同和人生意义。赛勒斯·沙姆斯是个有志于成为诗人的瘾君子,在一个虚构的中西部小镇生活。他做着没有前途的工作,参加匿名戒酒会,哀悼死去的父母,同时越来越频繁地幻想着自己的死亡。但随着阿克巴尔推动赛勒斯揭开家族过去的秘密,他把主人公对意义的追求变成了对生命不可磨灭的肯定。
非虚构类
《Cold Crematorium》(《冰冷的火葬场》)
约瑟夫·德布赖采尼的这本回忆录记录了他在39岁时被匈牙利驱逐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历。书中充满了令人难忘的细节,如一个被驱逐出境的同伴保持着不断抽烟的姿势,以及在奥斯维辛遇到的蹩脚酒吧钢琴师。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苦难的书,更是一场顽强的战斗,要保持人性,把难以想象的事物置于已知的背景下。《I Heard Her Call My Name》(《我听到她叫我的名字》)
露西·桑特的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性别认同的动人故事。这位资深的文学和文化评论家在66岁时公开了自己的跨性别身份,她在写给亲人的电子邮件中描述了自己对“并行生活”的领悟。桑特大胆地记录了这个既是内心,也是外在的转变,而这也是一种回归。《Reagan》(《里根》)
马克斯·布特的这部传记作品全面展现了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的一生。布特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崇拜里根,但经过10年的采访和研究,他开始思考里根是否为特朗普上台创造了条件。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展示了里根如何从他的新政起源初露头角,成为一名用反共言论激发民众、玩弄种族主义“狗哨政治”的内行,最后成了一名乐观的、具有典型美国人特点的政治元老。
豆瓣的“女性力量”
豆瓣2023年度图书榜单虽然没有完整的书单,但据透露,女性故事和女性主义研究的文学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明亮的夜晚》、《同意》和《凯列班与女巫》等作品备受关注。这些书籍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自我认知,反映了当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多样性。
其他值得关注的佳作
除了上述榜单中的作品,2023年还有几本在多个榜单中获得推荐的优质书籍,值得读者关注:
《远望中国发展——十大领域的战略分析》
张国有主编的这本书从经济空间结构调整、科技的长远基础、高端制造、乡村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国生态足迹、废弃物收集处理数字化、“一带一路”的持续点、2035经济愿景、教育作为第一国策等10个领域,多角度展示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问题典型现实,见解独到深刻,对更加深入地理解当前的中国以及把握趋势、做好应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溪山清远 : 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先秦至宋)》
美国著名中国艺术史学者高居翰的这部著作,通过细读画作和作品比较,展开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系统叙述,分析其如何从“装饰”转向“具象再现”,并在两宋时达到巅峰,成为可比肩欧洲文艺复兴的伟大艺术传统。这一线索为后来的文人画史所忽略和贬抑,在目前通行的世界艺术史中也未得到清晰、充分的阐述。本书能够弥补知识缺憾,扩展人们对中国古代早期绘画史的世界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变宋:王安石改革的逻辑与陷阱》
徐富海的这部作品以小说家的生动笔法,全景式地展现了这场深入到国家社会的每一个环节、阶层和群体的历史变革的宏伟画卷和曲折命运;更围绕“为什么好政策变成了办坏事”这一核心问题,运用美国社会学家默顿“非预期结果”这一现代社会学理论和综合政策分析工具,分析变法涉及的人的问题、制度问题与政策环境问题,探究变法政策在基层的执行效果及其反馈,解读变法政策失效的原因及后果。《洛阳大火:公元23—220年的后汉史》
澳大利亚学者张磊夫的这部后汉通史,以首都洛阳的命运作为后汉兴衰的标志,首先依据考古与文献资料,详述后汉洛阳的地理、布局、礼制、人口、重要建筑等,由此切入对后汉政治与社会的分析;继而以时间为序,描述了后汉不同阶段的重要事件和社会发展的脉络。《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的这部经典之作会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对中国哲学精神及中华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浅出、发人深省的解读。在有限的篇幅里蕴含着对中国文化的精湛理解,闪烁着史与诗的智慧之光,洋溢着哲人的洞见与人生的睿智,寄托着对现实生活的人文关怀与理想追求。
结语
面对如此多的优质书籍,你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清空钱包了呢?不过,买书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真正读进去,让这些好书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别再犹豫了,赶紧挑选几本感兴趣的书,开启你的阅读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