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冰条件下的直升机任务:你了解这些风险吗?
结冰条件下的直升机任务:你了解这些风险吗?
2024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发布安全风险提示,指出近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受低温雨雪天气影响,部分通航飞机因结构简单、不具备除防冰装置而无法飞行。历史上,空中积冰已导致多起严重不安全事件,包括2006年某大型涡浆飞机坠毁、2009年某航飞机因皮托管结冰导致空速指示异常最终坠毁大西洋、2021年某航在人工增雨作业中因严重结冰导致坠地起火,以及2022年某航直升机在医疗救援中因风挡结冰被迫降落。
结冰对直升机飞行安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气动性能下降:机翼、尾翼等部位结冰会破坏气流环绕翼型的正常流动,导致升力系数降低、阻力系数增加,临界迎角减小,失速速度升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操纵困难。
发动机性能受损:发动机进气道结冰会减少进气量,导致功率和推力下降。对于涡扇发动机,不均匀结冰还会引起风扇叶片振动,严重时可导致压气机喘振或发动机空中停车。螺旋桨发动机则会因积冰导致拉力减小,效率降低。
传感器和风挡受影响:皮托管、静压孔等传感器结冰会影响高度、空速等关键数据的测量,风挡结冰则会严重影响飞行员视线。
为应对结冰风险,现代直升机配备了多种防冰除冰系统:
电加热系统:在主旋翼、尾旋翼和风挡等关键部位安装电加热元件,通过加热防止结冰。例如,西科斯基S-92直升机就采用了这种技术。
热空气防冰系统:利用发动机压缩空气加热进气道等易结冰部位。莱奥纳多AW189直升机采用了这种设计。
机械除冰系统:通过振动或剥离方式去除积冰,利用旋翼振动和离心力将冰雪抖落,或在旋翼前缘安装振动装置定时启动。
化学除冰系统:喷洒除冰液降低水的凝结温度,防止结冰。除冰剂通过降低冰雪的熔点来加速融化,例如氯化钠溶液可将冰点降至-10℃,醋酸类溶液可降至-30℃。
气囊除冰系统:通过向覆冰部位充气使气囊变形,破坏冰层。这种系统结构简单、耗能低,但除冰不够彻底,且会暂时影响飞机气动外形。
除了技术手段,飞行员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规避结冰风险:
- 利用气象雷达和预报信息,避开可能结冰的区域
- 调整飞行高度,远离低温高湿环境
- 密切监控飞机状态,及时启用防冰除冰系统
在结冰条件下执行任务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完善飞行前准备:检查防冰系统状态,研究航线天气,制定绕飞预案。
优化飞行中信息传导:关注空域监控信息,及时获取积冰报告。
强化积冰规避与处置:综合各类信息判断积冰风险,必要时改变航线,严格按照机型规定使用防冰设备。
通过这些技术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结冰条件下的飞行风险,保障直升机执行任务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