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突遭恐怖袭击,哪几个救命动作是必须做的?
在外突遭恐怖袭击,哪几个救命动作是必须做的?
3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音乐厅发生枪击事件后引发火灾,造成137人死亡,182人受伤。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恐怖袭击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那么,在外突遭恐怖袭击时,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恐怖袭击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3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近郊克拉斯诺戈尔斯克市一音乐厅发生枪击事件后引发火灾
应急避险基本原则
- 保持冷静:在任何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都是最重要的。
- 判断安全距离:不要围观,围观不仅会让自己陷入危险,还会阻碍人员疏散。
- 及时报警:确认自身安全后,第一时间报警,并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 寻找安全出口:向危险源的反方向逃离,注意观察周边环境。
- 提高反恐意识:平时可以准备应急救护包,以备不时之需。
遇刀斧砍杀时的应对方法
常见的恐怖活动多见于爆炸和砍杀袭击。反恐专家建议,面对突发的暴力恐怖事件时,需要学会突发事件的应对避险方法。比如遇到刀斧砍杀,能跑开就迅速跑开,如果实在跑不掉,可以将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提包、行李箱、雨伞等进行有效阻挡。
“比如可以举起提包或行李箱挡住匪徒的刀斧,或者用雨伞等快速甩出一个安全距离。”专家表示,使用随身物品有效阻挡,不仅可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还能够为救援人员提供宝贵的营救时间。
发生拥挤踩踏时的逃生技巧
遇突发暴力事件,以尽量跑开为首要原则,远离暴力危险区域。在逃离时,民众要尽量保持冷静,溜边前行,不要逆行。民众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应及时报警,有能力者可协助老幼妇儿进行逃生。
如果逃生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这个动作或许能起到保命的作用:将双臂抬至胸前位置,给胸腔一个空隙,这样能使心、肺不受挤压,极大减少伤害。
如何辨别可疑人员处理可疑物品?
“恐怖分子不会把‘坏人’写在脸上。”专家表示,虽然市民不能一眼就看出谁是恐怖分子,但通过观察表情和衣着以及其携带的物品也能够初步做出判断。恐怖袭击嫌疑人基本是普通市民的日常装扮,但随身的背包都比较鼓胀,神色也相对鬼祟。
如遇到上述的可疑人员就要格外留神,如发现有人刻意留下不明物品后迅速逃逸,应尽快向场所的保安人员或报警求助。
遭遇突然爆炸时的自救措施
赶紧“趴下”最正确:爆炸发生时,往往会听到巨响“轰”声,先别着急跑,第一时间选择“趴下”——保持身体伏低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爆炸所带来的伤害,还可以防止吸入过多有毒烟雾。
寻找防护物躲避冲击波:选择能够有效阻挡、反射或者吸收爆炸冲击波的掩体,如墙壁、拐角、建筑物、汽车等固定物体,躲在其背后,减小爆炸冲击伤害。
- 迅速逃离现场,及时报警:如果不幸遭遇突然爆炸,冲击波过后一定要选择最便捷的通道,迅速逃离现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报警。
- 不围观,不自发组织救人:千万不要围观,可能有多次爆炸,会给自己带来伤害;不自发救人,以免给整个救援过程带来干扰。
- 保证交通畅通,服从指挥:避开集中区域、听从指挥,自觉让出通道,保障救援交通通畅,不围观救援,不盲目自发参与救援。
- 不盲目恐慌,不听信谣言:及时收看、收听、接收官方确切消息,不轻信、传播谣言,避免人为造成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