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5G工厂,加速智能制造升级
打造5G工厂,加速智能制造升级
2024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打造“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设1万个5G工厂,打造不少于2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5G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进入全面升级阶段。
5G工厂:智能制造的新引擎
5G工厂是5G技术在工业领域应用的重要载体,通过高速率、低时延的5G网络,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5G工厂的核心优势在于:
远程设备操控: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高清视频和控制指令,实现对工业机器人的远程精准操作,降低现场人员需求,提高安全性。
柔性生产制造:利用5G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动态调整生产线配置,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升生产灵活性。
设备协同作业:多台机器人或设备通过5G网络实时共享数据,实现高效协作,优化生产流程。
智能物流与仓储:5G赋能无人搬运车(AGV)和自动化仓库系统,实现物料的精准配送和库存管理。
机器视觉质检:结合AI技术,5G支持高速传输高清图像,实现实时产品缺陷检测,提高良品率。
预测性维护:通过5G连接大量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状态并预测故障,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寿命。
实践案例:5G技术赋能工业升级
南京作为首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已建成24家具备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的工厂,7家工厂入选工信部5G工厂名录。中兴通讯建成全国首家五星级5G工厂,扬子石化、南京钢铁、中车浦镇分别入选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重点行业实践案例和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在南京,5G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传统工业生产方式。扬子石化通过建立5G专网,实现生产区域网络全覆盖。内操线上的巡检人员通过5G综合场景管控平台,利用巡检机器人、热成像监控云台等,可随时了解罐区储罐、动静设备等信息,极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效能。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通过5G工厂建设,已实现所有产线平均生产效率提升7.7%,组装、装配作业单车生产效率提升40%,数控中心自动化覆盖率达到93%,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提升5%。
技术进展与未来展望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5G基站已达425万个,5G工厂建设400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4.1%。5G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已覆盖41个工业大类,涌现出无人机巡检、机器视觉质检、远程设备操控等创新应用。
然而,5G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工业5G模组价格虽已较商用初期下降90%,但对中小企业而言仍显昂贵。此外,跨行业跨领域的标准制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面对这些挑战,工信部将稳步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试点,扎实开展“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引导地方破解发展难题。同时分行业分领域推进5G工厂建设,推广个性化定制、可视化治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及“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新模式新业态。
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持续下降,5G技术将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我国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