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泰山地震带: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特征
阿尔泰山地震带: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特征
2025年2月5日7时42分,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北纬41.23度、东经83.74度。此次地震导致当地震感明显,但截至目前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这次地震的发生再次提醒我们,新疆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其中阿尔泰山地震带是重要的地震活动区域之一。阿尔泰山地震带位于新疆北部,横跨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蒙古国,主峰友谊峰海拔4374米,绵延2000多千米。阿尔泰山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属于整个山脉的中段南坡,长度达500余千米。
阿尔泰山地震带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陆内造山带。在板块构造理论中,刚性岩石圈相互作用,通常在板块边界附近发生造山运动。近年来研究发现,板块间汇聚力可以向大陆内部传递并引起大陆内部的岩石圈变形和造山活动,形成陆内造山带。阿尔泰山和天山就是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远程作用下形成的典型现代陆内造山带。
近五年来,阿尔泰山地震带及其周边地区发生多次地震。2023年1月30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6.1级地震,距离本次震中183公里。2025年2月3日,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这些地震活动表明阿尔泰山地震带的地质活动较为活跃。
阿尔泰山地震带的地震活动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额尔齐斯断裂带下方地壳底部存在一个倾角为30°的南倾界面,向北延伸至剖面北端的阿尔泰山南部地区30 km深度。推测该界面是形成于古生代的逆冲断层,沿此逆冲断层向北的推覆可能导致了阿尔泰山晚新生代的强烈造山。在阿尔泰山南缘山前存在一个额尔齐斯背斜,阻止了造山变形向准噶尔地壳的延伸。造山带向外倾斜的壳内逆冲断层与山前的背斜一起控制了阿尔泰山新生代的变形,成为仅以较小的缩短率而实现大的隆升造山的关键因素。
阿尔泰山地震带的地震活动虽然频繁,但大多数地震的震级较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限。然而,地震活动也提醒我们关注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地震发生后,阿克苏地区消防救援支队库车市大队立即出动4车20人前往灾区勘查灾情。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也进行了初步摸排,目前城区通讯、供电、交通及重点场所状况正常,暂无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报告。
阿尔泰山地震带作为新疆地区重要的地震活动区域,其地震活动特征和成因机制的研究对于地震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阿尔泰山地震带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规律,可以为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