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科技赋能治理,水质持续向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昆明滇池:科技赋能治理,水质持续向好
引用
人民网
等
7
来源
1.
http://yn.people.com.cn/n2/2025/0109/c378439-41102377.html
2.
https://www.sohu.com/a/848324196_121106902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83235
4.
https://kjt.yn.gov.cn/html/2025/gongzuodongtai_0110/3009980.html
5.
http://yn.news.cn/20250113/5af8fb5049894514868652b1a653dada/c.html
6.
http://yn.news.cn/20250110/61bcf6792f9442cbb207957ece4d2c90/c.html
7.
https://news.cau.edu.cn/mtndnew/1041c05936af4a3d8705f01127642a10.htm
昆明滇池,这颗“高原明珠”正重新焕发光彩。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滇池水质已由劣Ⅴ类好转为Ⅳ类,营养状态由重度富营养减轻为中度富营养,这是昆明市持续推动滇池治理取得的显著成效。
01
科技创新引领精准治理
在滇池治理中,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力量。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长潘珉介绍,研究院开发了AI智慧鸟类多元观测系统,通过“无人机+声纹图谱识别+高清摄像机”实现对鸟类群落的长期监测。目前,该系统已在滇池周边识别出骨顶鸡、赤嘴钳、绿头鸭等17种水鸟,为评估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针对滇池蓝藻水华问题,研究院研发构建了“滇池蓝藻水华监控预警平台”,实现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和预警。同时,还研发形成了“生境改善—水草恢复—浊清转换”等成套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在滇池草海和大泊口水域得到示范应用。
02
系统工程推动全面治理
滇池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昆明市统筹省内外科技创新力量,共同开展攻关。目前,已建立涵盖两院院士的40余人稳定科研队伍,并探索建立多个创新平台,包括清华大学—昆明滇池高原湖泊联合研究中心、滇池湖泊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等。
在具体措施上,昆明市实施了“环湖污染控制湿地构建与修复技术体系”、“高原湖泊治理河塘库湿地集成技术及工程应用”等重大工程。同时,还推动编制了《滇池湖滨湿地建设规范》、《滇池蓝藻水华分级预警及应急处理》等19项地方标准。
03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经过持续治理,滇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目前,滇池周边植物物种从232种增加至303种,鸟类从89种增加至175种,现有鱼类26种。在滇池草海南部大泊口水域,被誉为“水质试金石”的海菜花重现,沉水植物盖度已达42%。
昆明市将继续坚持“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原则,按照“一湖一策”的治理思路,持续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努力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好愿景。
热门推荐
家庭自制红糖枣糕,烘焙小白也能秒变大厨!
琅勃拉邦:千年古城凝结30座佛寺,见证老挝文明变迁
东南亚唯一内陆国老挝:佛教文化兴盛,中老铁路开启发展新篇
朱砂助眠:功效与风险的双重考量
道家思想的真相:不只是无为与自由
有爱无碍,畅行无忧:成都地铁无障碍设施全攻略
辛弃疾“灯火阑珊处”:繁华中的孤独坚守
苏州留园:石景丰富,空间变化多样,尽显园林艺术
墨镜的英文怎么说才酷?这些专业词汇让你瞬间变身时尚达人
抖音美食推荐官揭秘:炒白粿的最佳配料与创新之道
西安解放75周年:城墙修复背后的英雄故事
甘氨酸镁能降血压吗?科学证据这样说
小酥肉竟然这么有营养!
上海地铁新增50处人工充值点,交通卡充值更便捷
航天晨光2024年预亏4亿元,核工装备价格调整致业绩变脸
福鼎太姥山一日游,你准备好了吗?揭秘那些不可错过的绝美秘境!
在线培训平台开发:构建未来教育的基石
探秘成都历史文化:武侯祠与锦里古街
郑钦文夺冠!1年揽近4000万元赞助收入,商业价值或将飙升
黄金叶天叶:百元档里的文化符号担当
牛血补血新花样,你get了吗?
原神首创多货币体系,模拟真实市场打造虚拟经济体
身份证为啥不能借?四大理由揭秘
吸烟对心血管健康的致命打击:从机制到预防
4种被动收入方式详解:打造稳定现金流的实战指南
成都五日游:武侯祠、锦里到大熊猫基地,深度体验天府之国的魅力
深圳控烟报告出炉:酒吧网吧成重灾区
营收近800亿却亏损50亿,鞍钢股份股价暴跌至1.4元
动物肝脏:补血界的王者
菠菜根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