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最新节能技术榜单:钢铁行业迎来绿色转型新机遇
工信部发布最新节能技术榜单:钢铁行业迎来绿色转型新机遇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2年版)》,其中多项针对钢铁行业的节能提效技术备受关注。这些技术不仅有助于降低能耗,还能显著减少碳排放,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电炉钢技术引领绿色转型
在众多节能技术中,电炉钢技术因其低碳环保的特点,成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方向。据统计,2024年初以来,全球各国宣布新建的炼钢产能中,93%是电炉钢产能,在建的炼钢产能中,电炉钢和转炉钢的产能占比各为50%。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电炉钢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
然而,电炉钢在中国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中国电炉钢产量占比不到10%,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废钢资源的短缺。据统计,中国废钢资源总量不足,且废钢主要的定价权和资源流向基本掌握在长流程企业手里。此外,电炉钢企业还面临着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
尽管如此,电炉钢技术仍在不断进步。在低碳冶炼方面,企业积极探索绿色能源和绿色原料的应用。例如,有的企业尝试使用50%及以上比例的直接还原铁作为大电炉原料,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高效冶炼方面,企业通过供能强化和熔池强化等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在智能冶炼方面,非连续自动取样机器人、非接触式钢液连续测温等技术已在部分企业得到应用。
转炉洁净钢技术实现突破
除了电炉钢技术,转炉洁净钢高效绿色冶炼技术也取得了重要进展。该技术通过优化冶炼工艺和设备,实现了钢水质量的提升和能耗的降低。例如,某钢铁企业采用该技术后,吨钢综合能耗降低了10%,钢水纯净度提高了20%。
高炉煤气余压回收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高炉煤气余压回收透平发电装置是钢铁行业重要的节能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回收高炉煤气中的余压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据统计,采用该技术后,某钢铁企业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万吨。
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双轮推进
工信部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的决定,为钢铁行业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一政策调整将促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升级,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同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推进也为钢铁行业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动力。据统计,2023年,河北省钢铁行业环保绩效A级企业达到37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8家,均为全国第一。这些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具有明显优势,进一步推动了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未来展望:智能化升级引领行业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通过建立智能化生产系统和数字化管理平台,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例如,某钢铁企业通过建立智能化生产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吨钢能耗降低了8%,生产效率提高了15%。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智能化升级对钢铁行业节能降耗的重要作用。
总体来看,工信部发布的最新节能技术目录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推广应用这些先进技术,钢铁行业有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