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健康管理,重塑个人健康观念
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健康管理,重塑个人健康观念
近年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202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用3至5年时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逐步融入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链条各环节,全力打造“数智中医药”。
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健康管理
在数字化辅助中医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文件提出,“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推动业务流程数字化转型,打造集预防、治疗、康复、个人健康管理于一体的数字中医药服务模式”,“鼓励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智能电子病历、智能预诊随访等系统,提升中医药数据智能化采集能力”。
数字技术的应用也让就医更加便捷。文件提出“推进中医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数据互联互通”“促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等举措,并鼓励建设具有示范性的智能化中药房、区域智慧共享中药房,提供云煎药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精准的中医药服务。
针灸机器人、“中医CT”人体数字画像系统……数字技术已在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域“初显身手”。文件提出,鼓励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研发中医健康监测设备和治未病健康管理平台,通过中医体质等中医数据采集记录,整合体检、疾控等数据,开展主动健康管理、个人健康画像、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卫生健康决策支持系统建设与数据应用示范研究。
中医药健康管理对个人健康观念的影响
中医药健康管理强调“治未病”的理念,即在疾病发生前就进行预防和调理。这种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的理念不谋而合,都强调预防胜于治疗。通过中医药健康管理,个人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中医药健康管理还强调“整体观”,即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认为人体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种观点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呼应,强调了身心健康的整体性。
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未来展望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例如,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个人的健康数据,结合中医体质理论,可以为个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此外,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医药健康管理也将走向世界,为全球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结语
中医药健康管理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中医药健康管理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同时,中医药健康管理也将进一步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使“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