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广西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平陆运河:广西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2022年8月28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这条全长134.2公里的世纪工程,不仅将为广西及西南地区开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更以其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成为广西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
绿色设计与环保措施
平陆运河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运河的运营和保护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完善生态环境风险报告和预警机制。
在具体措施方面,平陆运河将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动力船舶,促进绿色低碳航行。港口经营人需推进绿色港口建设,规划利用绿色清洁能源,配备岸基供电设施,持续提升港口污染防治、节能低碳、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循环利用以及绿色运输组织水平。
为保护水生态环境,进入平陆运河的船舶必须设置污染物存储装置、集油装置,实行污染物船上储存、收集上岸,禁止向水体排放污染物。国际航线船舶排放压载水时,必须采用压载水处理装置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灭活处理,鼓励优先交由具备接收处理能力的单位处理。
生态环境影响
平陆运河的建设对广西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运河的开通将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优化钦江流域的水质条件。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航道设计和生态修复措施,运河将为沿线生物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平陆运河的建设还考虑到了防洪需求。运河的建成将缓解西江干流的防洪压力,提高区域防洪减灾能力。同时,通过合理调度,运河还能为沿线地区提供稳定的水资源供给,改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
绿色产业推动作用
平陆运河的建设将为广西绿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首先,运河的开通将极大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绿色产业的集聚发展。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广西的新能源汽车可以通过运河更便捷地出口东盟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其次,平陆运河将带动沿线绿色农业的发展。广西是中国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平陆运河的建成将为水果等农产品提供更便捷的出海通道,促进绿色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此外,平陆运河还将推动广西旅游业的绿色发展。运河沿线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将得到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在平陆运河的建设过程中,创新技术的应用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为了克服钦州湾滨海滩涂地貌带来的施工难题,项目团队首次在城区段使用大型绞吸船“天骅”船进行内河疏浚施工。通过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团队开发了智能温控和管冷系统,实现温控数据的实时监测、无线传输、自动预警和冷却水的智能控制,有效规避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风险,提高了工效,也降低了成本。
平陆运河的建设还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环保和技术人才。从天津姑娘张静秋到混凝土温控检测员许儒丹,这些年轻人在项目中不断学习、创新,为平陆运河的绿色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平陆运河的建设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次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它将为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成为广西绿色发展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