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嗪的功效与作用
异丙嗪的功效与作用
异丙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药物,具有抗过敏、镇静催眠、止吐、抗晕动病等多种功效。本文将详细介绍异丙嗪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种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抗过敏
异丙嗪属于第一代抗组胺药,具有H1受体阻断作用。它能够竞争性阻断组胺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异丙嗪能够对抗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致的喘息。其抗过敏作用较盐酸苯海拉明更强且持久。
异丙嗪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包括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结肠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对于长期的、季节性的过敏性鼻炎,以及过敏性结膜炎等皮肤黏膜过敏症状,异丙嗪也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镇静催眠
异丙嗪因其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具有明显的中枢镇静作用。它能够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并且能够增强麻醉药、催眠药、镇痛药及局部麻醉药的中枢抑制作用。
异丙嗪可用于外科和产科的术前和术后给药,以起到镇静、催眠的作用。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减轻成人及儿童的恐惧感,使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在手术后需要镇静、催眠时,服用异丙嗪也有效。
止吐
异丙嗪的止吐作用可能与抑制了延髓的催吐化学感受区有关。它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催吐化学感受器,起到止吐的作用。
异丙嗪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例如用于晕动病,如晕车、晕船、晕飞机等引起的恶心、呕吐,也可以用于术后呕吐和药物引起的呕吐。此外,还可以用于防治放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抗晕动病
异丙嗪的中枢抑制作用和抗组胺作用相结合,使其在治疗晕动病方面表现出色。它能够缓解由于运动引起的恶心、呕吐和眩晕等症状。
常作为晕车药来治疗晕动病,如晕车、晕船、晕机等。在使用时,应在乘坐车、船或飞机之前服用,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可以与食物或牛奶一同服用。
使用注意事项
异丙嗪在用药期间可能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如困倦、嗜睡、口干、头晕目眩、胃肠道不适等。少数病人用药后可能出现兴奋、失眠、心悸、头痛、耳鸣等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或停药。
本文原文来自有来医生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