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型流感疫苗研究新突破!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新型流感疫苗研究新突破!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对流感疫苗的接种策略进行了更新和修订。随着冬季流感高发期的临近,流感疫苗接种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我国在新型流感疫苗研发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流感防控提供了新的选择。
新型流感疫苗研发进展
在众多新型流感疫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机构研发的纳米颗粒佐剂通用流感疫苗。该疫苗采用聚乳酸(PLA)作为原料,构建了阳离子固体脂质纳米佐剂,与通用流感抗原结合形成新型疫苗。研究显示,这种疫苗在小鼠动物模型上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够有效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与成熟,诱导干扰素-γ的分泌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应答,从而提供强有力的交叉保护能力。
此外,其他类型的新型流感疫苗也在积极推进中。例如,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三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MDCK细胞)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临床试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申报临床的细胞基质三价流感疫苗。该疫苗通过在生物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可以实现生产产量更高、产品质量更稳定、生产成本更低的效果。
重组流感疫苗方面,目前美国已批准使用Flublok三价重组流感疫苗,适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这种疫苗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流感病毒或鸡蛋,具有避免病毒突变影响疫苗效果的优势。
流感疫苗接种现状与挑战
尽管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国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据统计,我国总体流感疫苗接种率仅为2.4%,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50%以上的接种率。特别是重点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的接种率更低,分别为3.8%、1.7%和3.36%。
专家指出,流感是普遍易感的季节性疾病,对于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接种疫苗获得保护的性价比更高。我国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占比很高,因此待接种的人群存量很大,可提升接种率的空间很高。
科学预防流感
除了接种疫苗,日常防护措施也不容忽视。专家建议,公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同时,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免疫力。
随着新型流感疫苗的研发进展和接种策略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流感的防控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在此,我们也呼吁公众提高对流感疫苗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及时接种疫苗,共同筑起抵御流感的健康防线。